社會關懷

創新服務,促進社會公益

公益活動

長庚身障畫家專區

●長庚紀念醫院身障畫家

本院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之精神長期關懷弱勢族群,自2009年起聘任身障畫家,收藏4000餘幅畫作懸掛於醫院各角落,透過畫作將畫家勇於面對生命挫折的精神傳達給病人、家屬及社會大眾,藉以鼓舞每個人正向面對困境,同時也協助身障夥伴自立生活,目前全體系共21位身障畫家。本服務深獲各界好評,也使院內各角落增添溫馨、藝術氣息。

●本院聘任之口足畫家介紹-

 

◎口畫家-周玉茹

二十多年前年僅二十四歲的我因一場車禍致頸椎受傷,脖子以下全癱瘓,躺在床上靠呼吸器維持生命。起初曾絕望的想要放棄自己,但看見父親為了照顧我,僅僅一個月就蒼老許多。這份偉大的父愛讓我重新認識生命,並燃起生存的意念。

為了求職努力考到建築繪圖等相關證照,希望能爭取到工作機會,但因時常氣喘及暈眩發作,最後仍被迫放棄。後來轉而投入學習油畫,一開始以口咬筆作畫常常使得臉部僵硬、嘴巴痠麻,但覺得能藉由繪畫表達內心的感受,卻感到無比的喜悅。

我努力克服身體的障礙,坦然接受上天的安排。相信生命是一段學習的旅程,隨著人生的劇本,透過不同的角色體驗各種人生風采。雖然經歷一段乖舛的歲月,但我想用感恩的心接受上天精心安排的角色。現在我時常到機構、學校分享人生經歷,希望鼓舞身障朋友們能勇敢堅強地活出自我的生命色彩!

 

◎口畫家-周瑞澤

民國八十六年我參加救生員訓練的時候因為跳水受傷,導致全身癱瘓。一路走來經歷過痛苦和絕望,我在加護病房住了二個月,普通病房住了六個月,住院期間都是媽媽和妹妹在照顧,妹妹為了照顧我還休學一年,所以現在還能夠活著很感謝身邊的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為了不讓家人失望,我決定努力振作起來,開始學習以口繪畫。

我喜歡畫畫,因為畫畫可以讓我感覺到我是自由的。我喜歡嘗試各種畫風來挑戰自己,因為當我咬著畫筆的時候,畫筆給了我各種意想不到的生命力和靈感。一路走來受到很多人的幫忙,所以希望自己在繪畫技巧能夠精益求精。希望透過我的作品及故事能鼓勵正遭逢生命挫折的人們,也期許自己未來能夠開設個人畫展,讓更多人駐足欣賞我的作品。感謝長庚醫院聘任我們這些身心障礙畫家,讓我們的作品有充分的舞台可以展現,同時也增加畫家間彼此的交流。也許我的人生並沒有那麼完美,但感謝老天爺讓我從繪畫中重新找到生命的光芒。

◎口畫家-金根鴻

我出生於花蓮的農家,小時候常常上山幫忙農事。國中畢業後因獨自騎機車上山幫忙砍草的回家路上發生一場嚴重的車禍。當我醒來後,什麼都不記得,只覺得全身失去知覺。年幼的我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住院期間聽到窗外傳來打籃球的運球聲,告訴家人好想跟他們一起打球。後來才漸漸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我的頸部以下癱瘓,只剩下手腕能動。

癱瘓之後萬念俱灰,我常常問:「為什麼是我?」,徹夜哭泣,甚至要求父母親從樓上將我推下結束生命。但是爸爸媽媽始終在旁邊陪伴、鼓勵我,他們告訴我:「如果這是老天爺要給的考驗,那就要勇敢接受」。躺在床上,世界只剩下天花板,媽媽怕我無聊,搬來一台電視機,無意間看到節目播出口足畫家的故事,於是讓我也有了以口作畫的念頭。

一開始學畫完全靠自我摸索,連水彩顏色都調不好,放棄的念頭不下百次。但我的爸媽總是耐心陪伴,爸爸為我親手焊接符合電動床的畫架,也依我身體的需求製作畫筆。看著家人默默的付出,我不想讓他們失望,所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後來在慈濟志工的引介下,找到口畫家謝坤山老師教我作畫。在繪畫的世界裡我感到自由,也重新找到生命的目標與希望。

 

一開始成為長庚醫院口足畫家的時候其實心裡有些徬徨,會擔心自己畫的不夠好,但後來有機會與其他畫家交流學習,而謝坤山老師也給我很大的肯定和鼓勵,讓我有勇氣踏出心裡自我設限的框架。長庚醫院的聘任讓我開始有穩定的工作收入,可以靠自己謀生。感謝醫院幫我們這些身心障礙畫家創造舞台,讓我們能發揮繪畫的才能,我會搖頭晃腦地持續作畫,直到每寸細胞不能動為止。

※想了解更多有關本院公益資訊,請至『長庚社會公益作伙來』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