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訊息
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
記者會資訊
遠渡重洋的圓夢之行 長庚紀念醫院國際醫援吉里巴斯三童治療成果記者會
2018-10-09桃園長庚社服處社工師 郭智芳
吉里巴斯為台灣17個邦交國之一,當地醫療資源短缺,僅能提供人民門診及輕症治療,急重症或外科手術均仰賴國際醫療支持,又該國食物來源不穩定,對健康嬰兒而言,平安成長已經不容易,唇腭裂病童要健康長大,更是艱難。
吉國男童優搭巴,於出生後,因唇腭裂問題,餵食的母乳會從鼻腔及唇裂的地方流出,甚至有嗆到的狀況,又因外觀異常,被鄰人指指點點,優搭巴的母親終日哭泣,不知如何養育這個孩子。所幸優搭巴遇到馬偕醫院駐吉里巴斯醫療團的醫師,透過外交部以及羅慧夫基金會的協助,安排來到長庚醫院接受治療。
優搭巴在2017年9月來長庚醫院接受第一次手術治療,進行唇裂修補,先修復其外觀,今年再度來台接受第二次手術,進行顎裂修補,希望能幫助他克服語言及吞嚥的障礙。優搭巴是此行來台最為順利的案例,雖然出發前有輕微感冒症狀,但來台經本院檢查後即依照原訂醫療計畫於9/18順利接受腭裂修補手術。瑪倫嘉與蘭利的命運就沒有這麼順利,或許是長途飛行及感冒的影響,無法通過術前檢查,紛紛被退貨,並投藥治療。
瑪倫嘉1歲前曾接受澳洲義診團的免費手術,卻苦等不到澳洲團再來幫她進行腭裂修補手術,以至於5歲的她,已經有嚴重的構音問題,其主治醫師長庚醫院外科部羅綸洲部長表示,由於瑪倫嘉已經錯過最佳黃金治療期,顎裂修補手術後,對於語言改善的幫助有限。長庚醫院周素葉專科護理師也發現,瑪倫嘉很愛喝糖水,加上沒有潔牙習慣,有嚴重蛀牙,周護理師特別贈送瑪倫嘉兒童牙刷及牙膏,並教導媽媽與孩子正確刷牙方式,但此行返國後,能否建立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仍是一大考驗。
年紀最小的蘭利似乎一直有水土不服的問題,自去年來台拉肚子、發燒送急診後,今年受困於反覆咳嗽及明顯的痰音,原本羅部長希望安排他跟瑪倫嘉同一天手術,但卻依然過不了術前檢查這關。若明日(10/5)依然無法手術的話,蘭利將與瑪倫嘉、優搭巴於10/6一起回國。至於是否還有機會來台接受手術,將另行評估。
羅綸洲部長表示,在台灣,顱顏外科治療十分發達,唇腭裂的治療在出生後3個月施行第一次的唇鼻修補手術,恢復完美外觀;9個月進行腭裂修補手術,以利周歲開始語言正常發展;第三次的手術是牙床植骨手術,在9歲小學三年級進行,這樣就做過完整的療程,然後定期追蹤至成年。
長庚醫院唇腭裂團隊的治療成果,與歐美等先進國家相較,佔有領先的地位,故台灣唇顎裂的孩子,只要適時接受手術及相關治療,外觀與語言發展,都能與正常孩子無異,但在許多醫療短缺的國家,唇顎裂孩子因顏面缺損及語言障礙,終身飽受歧視。
為協助更多醫療資源不足國家的孩童,長庚顱顏中心於1998年開始,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合作,透過跨國義診以及提供訓練,協助海外有顱顏問題的孩童接受治療,至今已協助超過9個國家、1917個孩子。此外,長庚顱顏中心也於2000年開始與中國、越南、柬埔寨、印尼、菲律賓、蒙古、緬甸...等國家合作,協助訓練當地外科醫師、矯正牙科、麻醉科醫師、語言治療師、專科護理師以及協調師等,促進亞洲開發中國家的醫療發展,至今協助超過60個國家、783位醫師。
此次吉里巴斯三童來台就醫,由馬偕醫院發起,外交部贊助機票,長庚紀念醫院免費提供醫療手術及照護,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贊助生活費及在台事務協助,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及本院陳潤茺醫師提供出院期間的住宿及照顧,集結資源總金額高達新台幣100萬元以上。台灣的優質醫療,透過政府、民間組織串聯,橫渡太平洋,去到吉里巴斯小島上,讓蘭利、優搭巴及瑪倫嘉三個孩子,跨越障礙,展開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