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訊息
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
記者會資訊
「長庚有愛 行走無礙」緬甸國際醫援燒傷病童治療成果記者會
2018-04-12林口長庚社服處
本院整形外科的醫療技術聞名國際,八仙塵爆事件收治的病患多達50幾位,但至同年年底所有傷患包含他院轉入的傷友幾乎全部順利出院,並陸續重返職場與恢復就學,治療技術與成果令國際同感驚歎與佩服。此次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張悅詩醫師至緬甸義診時,遇見一位2歲燒傷病童譚小妹妹,張醫師表示,「當時看到孩子的雙腿,非常震驚,雙腳嚴重發紅、脫皮且變形,連要站立都相當困難,明顯感受到孩子的疼痛和不適。透過翻譯人員得知病童在父母工作場所遭熱灰燼燒傷,家庭經濟狀況困難,在當地無法做進一步治療,病童的母親聽說有台灣醫師至緬甸義診,故帶著病童走過好幾個村落來就診。當時藥物有限,僅能開立抗生素及消炎軟膏,對她嚴重變形的雙腿無能為力」。返國後,張醫師積極與整形外科聯繫,讓病童能夠來到台灣接受最好的燒傷治療。
今年2月21日,病童在台灣基督教國際全人關懷使命協會楊斯鈞牧師及曹仲植基金會曹國賢董事長的陪同至林口長庚醫院就醫。整形外科莊秀樹主治醫師表示,「經評估病童的右脚及踝關節雖因燙傷有嚴重背曲攣縮變形,但骨頭及關節尚未變為不可回復的變形,故於3月1日安排鬆疤及植皮手術,手術非常順利成功,讓病童的脚背及趾頭及趾間,已恢復原來的正常位置及功能」。
護理照護部分,剛開始因病童及其母親有語言隔閡,治療前病童看到醫護人員都會不安的躲在媽媽懷裡,常有緊張與恐懼的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在治療前透過讓病童繪畫、使用手機變裝軟體程式與病童互動,減輕病童與其母親的焦慮感,並增進彼此的信任感,讓治療得以順利完成。術後在病房裡常常可以看到譚小妹妹下床玩耍的身影。
雖有醫護團隊全力的治療與照護,但因手術工程浩大,無疑對於病童及母親皆是生理與心理上的考驗。歷經近6小時的手術,雖然手術順利成功,但病童術後多天的疼痛哭吼,讓母親雀躍的心情並未持續太久,甚至懷疑自己遠渡重洋來台治療的決定是否正確。幸賴「台灣基督教國際全人關懷使命協會」與「曹仲植基金會」特別安排翻譯志工在旁全程陪伴病童及母親,予以情緒安撫、生活與飲食照顧,協助醫護人員轉達病況與照護注意事項,讓母親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病童的重建傷口亦在眾人堅定的信念與不分日夜在旁守護的關愛下順利恢復。
譚小妹妹及母親將於明天4月13日返回緬甸,重新快樂生活。曹仲植基金會董事長曹國賢表示,「病童原恐面臨截肢命運,但本次義舉整合國際醫療資源,以台灣NGO運作方式發揮人道援助精神,共同堅持成就一個不完美的圓滿。」
本次緬甸燒傷病童來台就醫,長庚紀念醫院提供專業優異的燒傷醫學治療技術與全方位照護,並補助全額醫療費用約30萬元。另病童及其母親來台之生活、機票費用與生活照顧安排,由台灣基督教國際全人關懷使命協會、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等單位協助;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則補助壓力衣及矽膠片。此次治療透過各界資源的串聯與協助,讓台灣的醫療傳奇遠播國際,再次締造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