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訊息

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

記者會資訊

長庚團隊證實:攝護腺癌去勢治療會增加心血管風險

2017-10-17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陳東藝
  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是男性獨有的癌症,其發生率在台灣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根據國民健康署2014年統計,台灣每年大約有4¸900多名攝護腺癌新個案發生,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9.1人,為我國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死亡率則占男性十大癌症死因第7位。
  攝護腺癌的主要治療為荷爾蒙去勢療法,以降低體內雄性激素睪固酮濃度來達到抑制腫瘤效果。賀爾蒙療法又區分為兩大類,包含了藥物去勢或是手術去勢。傳統的手術方法為睪丸切除,往往會對病患心理層面造成負面影響;而藥物賀爾蒙療法雖不須切除睪丸,但又有許多研究報告顯示,藥物去勢所使用的促性腺素釋素類似物(GnRH agonist),可能造成病患心血管風險的上升。如何在這兩種治療方式中,選擇一個對病患心血管風險較低的荷爾蒙去勢療法,目前在全世界並無很明確的資料,更遑論台灣本土的資料。所以,攝護腺癌賀爾蒙治療的心血管風險差異,仍需有更多研究分析來進行。
  本次林口長庚醫院的跨科別(心臟內科、泌尿科與腫瘤科)跨院校(長庚大學統計中心史麗珠教授)合作研究,分析台灣自1997年到2011年,這15年間全國總共58,308位攝護腺癌病人罹病治療狀況。發現在短期追蹤1.5年內,開刀治療比促性腺素釋素類似物藥物治療高出40%的心血管風險(包含心肌梗塞或是缺血性中風)(圖一)。進一步分析,在某些特定族群內,手術治療的心血管風險會明顯大於藥物治療,這包括四大類病人:(1)年紀大於65歲的病人;(2)有高血壓病人;(3)過去有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或是冠狀動脈疾病病史病人;(4)Charlson疾病指數大於等於3分族群的病人(表一)。超過1.5年後的長期追蹤,開刀組與促性腺素釋素類似物組這兩種治療方式,則沒有心血管風險差異。
  本次研究顯示,接受賀爾蒙去勢治療的前列腺癌病人,在治療前大部分就已經罹患有一些心血管疾病,這包含了有高達6成多病人有高血壓,三分之一左右病人有冠狀動脈疾病以及高血壓,糖尿病比例為26%,慢性腎臟病為12%,以及6%左右病患有中風病史。也因此心血管風險評估在這群病人身上,就相形更為重要。
  針對前列腺癌接受賀爾蒙去勢療法的病人,長庚研究團隊提醒以下注意事項:(1)病患應注意自身平常是否有一些心血管疾病之特徵,如胸悶、冒冷汗、肢體無力;有疑似心血管疾病特徵民眾應及早就醫,切勿延遲;(2)有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藥物的患者應遵醫囑服藥,勿輕易自行停藥;(3)病患應注意本身血壓、血脂、血糖的控制(三高);(4)有抽菸患者應戒菸;(5)平時飲食應富含蔬菜、水果、穀類,減少飽和脂肪酸之攝取;避免過度飲酒,並適當運動。
  本研究成果已於今年2017年10月發表在「臨床腫瘤學期刊JCO(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此為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的官方期刊。此研究成果不但是目前全世界探討此一議題最大型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的是我們台灣本土全國性的研究,同時能夠獲得美國國家癌症醫學會重視而刊登。這些發現將提供臨床治療價值,並提醒醫師以及高風險病人,能夠及早預防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