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卷第二期 114年2月1日發刊
照光也能治病~皮膚科的光治療
台灣農藥中毒簡介及治療
◎林口長庚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周禹謀
在台灣,農業生產密集且農藥使用普遍,因此農藥中毒事件時有所聞。農藥中毒可能是因誤食、誤用、在農地工作時意外接觸或刻意自殺尋短而導致。途徑包括吸入、食入、皮膚接觸或眼睛接觸等。由於農藥種類繁多且中毒症狀皆不盡相同,將農藥中毒病人送醫時,務必將農藥包裝攜帶給醫護人員辨識,以獲得最快速且適當的處置。

常見導致中毒的農藥分為除蟲劑與除草劑。除蟲劑包括:有機磷(美文松、達馬松、大滅松、毒絲本、亞素靈、全滅寧、撲滅松)、氨基甲酸塩類(加保扶、納乃得)、除蟲菊酯(百滅寧,可能皮膚感覺異常,小心可能用甲醇當溶劑)、氯離子通道活化物(因滅汀,作用在GABA受體導致嗜睡)、益達胺(有腐蝕性溶劑NMP)、克凡派(干擾粒線體磷酸化,一開始沒症狀但可能7天後突然死亡)。除草劑則有:巴拉刈/百草枯、嘉磷塞(年年春,主要毒性來自介面活性劑)、固殺草(導致血中胺升高)等。

農藥中毒的常見症狀
根據所接觸的農藥種類,症狀可能有所不同:

一、有機磷中毒(常有刺鼻大蒜味)
影響神經系統,常見症狀為流口水、流眼淚、瞳孔縮小、氣管分泌物增加、嘔吐、尿失禁、腹瀉、心跳變慢、肌肉顫抖/無力、呼吸抑制、癲癇/昏迷。

二、巴拉刈中毒(藍綠色,具腐蝕性會導致黏膜潰瘍)
嚴重的內臟器官損傷,包括肝臟、腎臟和肺部。服用後初期可能有口腔及食道的灼熱感,隨後出現呼吸困難、肺纖維化,甚至多重器官衰竭。

三、其他農藥
例如有機氯類或除蟲菊酯,可能引起皮膚過敏、頭痛、痙攣等神經系統症狀。

急診往往是處理農藥中毒的第一線,如果有農藥包裝,可以讓急診醫師快速辨識及治療病人;若沒有農藥包裝,則只能從病人症狀中尋找蛛絲馬跡。首先看是否呈現有機磷中毒症狀,其次驗血液中乙醯膽鹼脂酶濃度(濃度下降可能是有機磷或氨基甲酸塩中毒),再看是否有腐蝕性傷害(若有的話要先想到是益達胺、巴拉刈或嘉磷塞),最後是驗尿液測巴拉刈(陽性則立刻聯絡腎臟科醫師進行血液灌流)與驗血中胺(升高可能是固殺草中毒)。

農藥中毒的治療方式
治療農藥中毒的首要原則是快速處理,減少毒物吸收及加速毒物排出:

一、緊急去污及遠離污染源
立即移除受污染的衣物,並用大量清水沖洗眼睛、皮膚與黏膜,以減少農藥吸收。治療要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

二、支持性治療
送醫前保持呼吸道暢通,若意識不清,應將患者頭部傾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堵塞氣道。切勿催吐或尋找牛奶嘗試酸鹼中和而延誤送醫。務必將農藥包裝帶給醫護人員,有助於判斷農藥成分及採取適當解毒措施。到院後給予病人氧氣(巴拉刈中毒例外,除非血氧<90%否則不給氧氣,不然死亡率會增加)、靜脈補充液體及監測生命徵象。若出現嚴重呼吸困難,可插管輔助呼吸。洗胃通常需在一小時內進行,超過時效則幫助有限。

三、解毒劑使用
大部分農藥都「沒有」解毒劑;少數如有機磷中毒,使用Atropine(阿托品)與Pralidoxime(俗稱2-PAM)是主要的解毒療法。Atropine可緩解分泌物過多等副交感神經症狀,而2-PAM可作用在尼古丁受器,恢復神經肌肉功能異常。氨基甲酸塩毒性期較有機磷短,不需用2-PAM。

四、血液灌流
發生除草劑巴拉刈中毒時,血液灌流可幫助排除毒物。但巴拉刈毒性極強,只要5毫升即可致命,且無特效解毒劑,其治療仍相對困難。

預防勝於治療
•佩戴防護裝備:使用農藥時應佩戴手套、口罩、防護眼鏡等裝備,減少皮膚與呼吸道的暴露。

•避免長時間接觸:使用農藥時注意適當的休息,避免過長時間接觸。

•使用後清洗:處理農藥後,應徹底清洗雙手和面部,並脫下汙染的衣物,以避免二次中毒。

•勿隨意分裝農藥且應單獨放置並上鎖避免小孩或老人誤食

農藥中毒的風險雖高,但若能遵守防護措施並掌握基本急救知識,則可保護自身健康,有效降低傷害程度。
         
 
封面故事
照光治療的原理與種類
照光治療在皮膚病的角色
白斑症的色素重建
無刀無疤,光動力療法讓皮膚癌就地消失
醫學報導
台灣農藥中毒簡介及治療
特別報導
第21屆國家新創獎長庚醫療體系表現卓越 囊括29個獎項
2024年史丹佛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長庚醫院112人入榜
節能NO.1∼長庚醫療體系再次榮獲經濟部節能標竿獎金獎肯定
中醫報導
中醫調理,運動養胎
養生文化村報導
健康歲月、安心終老
飲食營養
秋冬乾冷易便秘?營養師教您靠「膳食纖維」潤腸排便
焦點話題
克服頭頸癌患者張口受限∼客製化專屬植牙零件
腸泌素在糖尿病腎病病人的心血管及腎臟保護與減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