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卷第二期 114年2月1日發刊
照光也能治病~皮膚科的光治療
腸泌素在糖尿病腎病病人的心血管及腎臟保護與減重效果
◎基隆長庚心臟電生理與心律不整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天心
62歲張先生,在35歲時被診斷罹患糖尿病,40歲合併高血壓,腎功能一直在緩慢惡化,近年來到慢性腎病第四期,合併周邊血管狹窄導致足部傷口出現。本應進行血管擴張手術,但擔心手術會使用顯影劑造成腎功能受損而拒絕,幸好在精心調養4個月後傷口終於恢復。今年張先生醣化血紅素又攀升到8.9%(正常值是6.5%以下),經醫師建議使用腸泌素(俗稱瘦瘦針)控制血糖後,經過半年治療,目前腎臟功能穩定,腿部傷口也未復發,糖化血紅素更下降到7.5%,讓張先生的生活品質獲得大幅改善。

腸泌素是腸胃道分泌的賀爾蒙,是最近幾年熱門的控制血糖和減重作用藥物,後來被發現在糖尿病人身上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例如腦中風跟心肌梗塞,另外還可以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尿蛋白。

但因目前腸泌素的臨床研究,合併慢性腎病的糖尿病病人通常被排除,因此我們利用長庚資料庫,針對有使用腸泌素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第四期跟第五期的病人族群做觀察性研究,成果刊登於2023年3月的國際期刊「心血管糖尿病學(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

在長庚資料庫總共8,922位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病人中,研究發現使用腸泌素可以減少25%的腎臟功能惡化,同時還可以減少26%因為血管阻塞引起的截肢或者手術,雖然罹患心肌梗塞跟腦中風沒有明顯減少,但是有使用腸泌素的病人族群還是減少29%的死亡率。同時相較對照組仍然可以減少平均2公斤體重與減少糖化血紅素1.6%。不過使用腸泌素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會有腸胃道副作用,特別是噁心、嘔吐感甚至便秘,建議應在醫師跟藥師衛教下使用。

糖尿病在慢性病中一直是個重要議題,全球糖尿病人口在2000年統計為1.5億人,至2017年時增加至4.25億人,預估至2045年將成長至6.29億人。在台灣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個案數約16萬人,其中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患者。

由於糖尿病對病人身體七大系統會造成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及新陳代謝疾病等;而視網膜病變嚴重時會導致失明,腦血管疾病會導致中風,周邊血管疾病會導致截肢,腎病變會導致腎衰竭洗腎等,這些都會造成病人本身失能喪失工作能力。根據統計,國內糖尿病合併腎病在2022年已經上升到36萬多人。

提醒糖尿病病人,平日應控制血糖,注意飲食和運動,若出現了合併慢性腎病的相關症狀,可經醫師診療後使用腸泌素改善,避免引發嚴重併發症,讓生活品質也能良好維持。
         
 
封面故事
照光治療的原理與種類
照光治療在皮膚病的角色
白斑症的色素重建
無刀無疤,光動力療法讓皮膚癌就地消失
醫學報導
台灣農藥中毒簡介及治療
特別報導
第21屆國家新創獎長庚醫療體系表現卓越 囊括29個獎項
2024年史丹佛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長庚醫院112人入榜
節能NO.1∼長庚醫療體系再次榮獲經濟部節能標竿獎金獎肯定
中醫報導
中醫調理,運動養胎
養生文化村報導
健康歲月、安心終老
飲食營養
秋冬乾冷易便秘?營養師教您靠「膳食纖維」潤腸排便
焦點話題
克服頭頸癌患者張口受限∼客製化專屬植牙零件
腸泌素在糖尿病腎病病人的心血管及腎臟保護與減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