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卷第一期 114年1月1日發刊
肝癌多元治療的新進展
肝癌多元治療的新進展
◎高雄長庚胃腸肝膽科主任 洪肇宏
根據衛福部公布2023年全國十大死因,肝細胞癌(肝癌)和肝內膽管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二名,發生個案數佔全體惡性腫瘤數約9%。肝癌的治療,須考量病人肝功能與肝硬化狀況、腫瘤的大小位置數目、腫瘤分期來決定治療方式。目前臨床上多以巴塞隆納臨床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classification,簡稱BCLC 分期)系統來建議治療指引,以生活功能、腫瘤狀況、肝硬化輕重,區分為0、A、B、C、D共5期,生活功能分類等級則是以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體能狀況作為依據。

肝癌的整合性治療,由早期診斷之基礎性篩檢做起,早期發現與診斷,能提升肝癌治療存活率。BCLC 0期、A期病人,以治癒性療法包括手術(傳統手術、腹腔鏡微創、達文西、肝臟移植)以及局部消融治療(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冷凍消融)、局部注射治療(酒精、醋酸)等;BCLC B期病人則以肝動脈栓塞治療(化療栓塞、酒精栓塞、載藥微球、釔90);BCLC C期以免疫及標靶治療、肝動脈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光子、質子、重粒子)等療法;BCLC D期病人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但如末期肝硬化病人其腫瘤符合美國舊金山大學準則,可以接受肝臟移植手術。

過去幾年來,全球積極發展「降階治療」,以經動脈血管栓塞或射頻消融等治療方法,將肝癌患者降期到符合接受開肝或肝移植手術。近年來利用質子治療、釔90微球體療法,輔以標靶和免疫治療,開發出更強力有效的「降階治療」。台灣自2023年8月核准免疫藥物使用於肝癌治療,其反應率可達近3成,燃起對於中晚期肝癌治療的新希望。

高雄長庚於2005年成立肝癌團隊,透過多專科團隊會議,為肝癌病人提供全面且個別化的治療方案。這些方法包括手術切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標靶治療、肝動脈灌注化學治療、肝動脈栓塞、釔90微球體療法、質子治療及肝臟移植等,旨在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最佳的治療計畫,提升病人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這樣的整合性多元治療方式,不僅考慮到癌症的治療,還兼顧到病人的整體健康需求。
         
 
封面故事
肝癌射頻消融治療結合融合影像技術
免疫治療在肝癌的角色
質子治療在肝癌的運用
釔90微球體療法∼高效精準打擊肝癌
特別報導
「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長庚醫院展現醫療創新亮眼成果
林口長庚全方位推動國際醫療獲第9屆國際醫療典範獎肯定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連續十年榮獲體育推手獎
長庚醫院2024年再次榮獲「幸福企業」金獎
中醫報導
糖尿病失控腎臟遭殃 中藥補氣清熱降糖護腎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老新風潮
飲食營養
經典年菜這麼做 兼顧美味與健康
本月主題
肝癌多元治療的新進展
焦點話題
長庚運動醫學第5屆年度學術研討會,球后與拳后來助陣!
長庚醫院與馬六甲仁愛醫院攜手合作建置馬來西亞全國第一間智慧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