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多年。其中,肺癌已近十年都位於男女十大癌症的前 3 名,更在 2023 成為新發生人數的第一位,一舉躍升為「新癌王」。然而,初期肺癌大多無症狀,且不易由一般胸部 X 光發現;一旦出現咳血、聲音沙啞、呼吸喘伴隨骨頭痠痛等症狀時,通常已經是肺癌晚期。
哪些人會是肺癌的高風險族群呢?哪些人應該要盡早接受篩檢呢?根據統計,男性罹患肺癌的平均年齡為 64 歲,且抽菸者占約 65%;女性罹患肺癌的平均年齡為 59 歲,但抽菸者只佔約5%。過去普遍認知「抽菸容易得肺癌」的觀念,在女性似乎不是那麼的通用。然而,若直系親屬中有肺癌病史,罹患肺癌的機率會較正常人更高。
低劑量電腦斷層 (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是一種輻射劑量較低,不需注射顯影劑的電腦斷層,掃描過程僅需 2∼5 分鐘,即可藉由電腦重組成更立體的影像,可以找出小於 1 公分肺部結節,為目前具有國際實證的肺癌篩檢工具。2011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指出,LDCT掃描篩檢可大幅降低肺癌的死亡率,主要原因就是因為 LDCT 可以更精準的發現早期肺癌的徵狀,在腫瘤還未長大或擴散前,及時手術切除、治療。2021 年台大醫院發表了國內不抽菸但有其他高風險因子 ( 如肺癌家族史、二手菸暴露史等 ) 的民眾接受肺癌篩檢的前驅性實驗結果 (Taiwan Lung Cancer Screening for Never Smoker Trial, Talent study),報告中指出,有高風險因子的民眾,經篩檢及手術治療後,診斷為肺癌的比例 (2.6%),比一般民眾較高 (1.2%),顯示低劑量電腦斷層是一個有效的篩檢方式。
國健署自 2022 年 7 月起提供給肺癌高風險的民眾免費的LDCT 篩檢 ( 圖一 )。凡是具有肺癌家族史,50 至 74 歲男性或 45至 74 歲女性;或者有重度吸菸史,50 至 74 歲民眾,吸菸史達每年 30 包以上且有意願戒菸,或戒菸 15 年內,皆可至肺癌篩檢醫院接受兩年 1 次免費的 LDCT 篩檢。桃園市政府自 2023 年 3 月起,更進一步擴大篩檢。只要是設籍桃園,40 歲以上的高風險族群,如吸菸、肺癌家族史、特定職業暴露、空氣污染等皆可接受免費 LDCT 篩檢。
林口長庚自 2022 年 10 月開始推動肺癌篩檢,截止 2023 年11 月,共有 3,542 人接受篩檢,其中 330 人發現肺部結節(異常率 9.3%)。在這 330 人中,接受手術治療的有 68 人,其中有52 人確診為肺癌,篩檢陽性率為 1.6%。確診為肺癌的 52 人, 90% 為第 0 期或第 1 期的肺腺癌。
肺癌雖然是新興國病,但若是能夠定期篩檢,早期診斷,盡早治療,不需要諱疾忌醫,談「癌」色變。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兒童醫療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