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卷第四期 112年4月1日發刊
精準及微創∼為您量身打造的胸腔外科團隊
運用 I-LIFE 再造活力人生,關節置換病人之優質照護
◎林口長庚護理部督導 郭貞嬋◎林口長庚護理部副主任 林秋子 校閱
林口長庚以「運用 I-LIFE 再造活力人生,關節置換病人之優質照護」,榮獲第25屆SNQ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護理照護服務類護理特色專科組銀獎。

全球人口快速老化,高齡化時代來臨,關節退化病人日益增加,林口長庚每年服務約3,000位關節置換病人,其中65歲以上年長者約佔67%;骨科護理團隊從門診護理師、病房護理師、手術室護理師、個案管理師、醫師、物理治療師等跨職類人員組成,以「愛」生活「I-LIFE」之核心照護架構,由個管師以病人為中心,串連門診就醫、住院手術至出院返家後的持續性護理,照護團隊共同運用I-LIFE四大核心目標:緩解疼痛程度(Lessen Pain)、感染控制(Infection Control)、跌倒預防(Fall Prevention)、落實復健運動(Exercise),導入創新整合護理措施,解決病人手術前、中、後可能遇到的問題。

門診就醫時,護理師超前部署,協助術前選擇適合輔具及指導正確操作和行走步態等復健運動,給予多元化疼痛控制選項,運用實證護理強化預防感染措施,術前皮膚準備以4%氯己定(Chlorhexidine)沐浴及手術部位皮膚重點消毒,有效降低皮膚表面菌,進而減少術後感染率;術前以獨家創新「行走距離教學人行板及步行距離計畫表」提供病房環境及活動範圍,衛教依病房走道之紅綠燈地貼圖示,指導病人行走時隨時評估個人體能調整步行距離,增進活動量及下肢肌力以防跌倒;術中運用護理創新改良式U型開刀巾,避免化學性皮膚灼傷;手術後在專屬的「彩虹步道」讓病人有獨立且安全行走訓練環境,步道終點增加採果體驗遊戲,提高行走距離與次數以提升活動力。

手術後傷口疼痛、腫脹與關節活動度改變下,病人會突然不知道如何因應及執行上下床、坐椅子,甚至上廁所坐馬桶等簡單日常活動,也可能發生廁所或家中門檻阻礙病人使用輔具的出入,因此我們建置專屬仿居家環境空間之「骨力(鼓勵)小站」,結合病人門診事前測量的居家環境訊息,進行仿居家環境佈置,於病人出院前加強指導居家照護技巧訓練,確保達成日常生活自我照顧能力,藉由早期準備與訓練,增強病人返家自我照護信心,預防返家後跌倒;出院後,以關節照護一點通_Line@互動群組可立即、持續性傷口照護追蹤指導,並推播多媒體衛教資訊,精準復健運動訓練教導,讓病人敢動(感動)隨行,熱愛自己的生活,創造有活力的第二人生。團隊優質照護成果,創造出手術後疼痛程度、30天再住院率、感染率及生活滿意度等照護指標均優於國際,足為國內外醫療照護團隊之標竿學習。
         
 
封面故事
影像導引胸腔鏡手術中心(iVATS center)簡介
認識新國病:肺癌簡介及肺癌篩檢
胸腔外科微創手術發展
讓手術更臻精巧∼達文西手術在胸腔外科的運用
微創腫瘤手術到無痕腫瘤消融治療
特別報導
長庚醫療品質獲肯定 SNQ摘1金1銀6銅27標章
運用 I-LIFE 再造活力人生,關節置換病人之優質照護
SNQ產後照護全方位∼高雄長庚帶給您安心、暖心和信心
飲食營養
你的減重方式正確嗎?破解各式減重迷思
焦點話題
長庚達文西手術治療 醫療服務突破萬例
嚴重膝關節脛骨平台骨折∼微創精準膝關節鏡手術與3D列印技術之應用
眼睛也會長腫瘤?長庚質子治療 逃過眼球摘除 視力保持1.0
林口長庚與輝瑞大藥廠 締結醫藥研究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