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卷第四期 112年4月1日發刊
精準及微創∼為您量身打造的胸腔外科團隊
影像導引胸腔鏡手術中心(iVATS center)簡介
◎林口長庚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范馨月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第一名為惡性腫瘤(癌症),其中肺癌居於國人癌症死亡原因之首位。主要原因在於早期肺癌大多症狀不明顯,因而使發現時多為晚期;唯有早期發現且開刀切除,才有機會根除癌症。

隨著低劑量斷層掃描的問世,讓高風險病人可以及早發現微小肺癌;而以胸腔鏡手術進行肺癌切除,也已是臨床治療的主流。但胸腔鏡手術由於器械的限制及缺乏實際手感,不利於尋找微小腫瘤,也增加手術精準切除的難度。

過去的做法,是手術當天,病人在術前到X光室,透過斷層掃描攝影輔助,予以勾針或注射染料定位後,回到病房等待,再進開刀房手術。然而此步驟有幾個潛在問題:(1)要讓斷層掃描定位與手術之間無縫銜接,在臨床實務上非常困難;因此,無論從X光室完成定位後轉送至病房,或是從病房轉送至開刀房,都需要很多的等待時間。臨床統計,這段過程,平均需等待215分鐘;(2)轉送過程中,偶爾會發生勾針脫位及氣血胸等併發症;(3)由於定位是在清醒下進行,常易造成病人心理及生理上的不適。

林口長庚胸腔外科團隊自2016年起,與國際同步使用複合式手術室執行早期肺癌手術,讓病人在複合式手術房全身麻醉後,將病灶定位及手術切除做到無縫接軌,使病人獲得最佳手術結果及舒適度,並透過跨科別團隊協作,不斷地將手術前中後的流程優化,還發展出多種影像定位策略,根據病人體型、腫瘤特性,為每位病人量身打造「個人化」腫瘤定位切除策略。

總結本團隊與示範中心從2016年至今已斬獲許多成果:
• iVATS手術已運用在460位病人身上並完成509顆腫瘤切除。
• 定位成功率高達98.5%,精準定位並切除平均0.85公分的肺腫瘤。
• 定位與手術的一站式設計,定位時間16.5分鐘,程序標準化,為嶄新全球的品管機制。
• 團隊成員從最初僅有3位單一科別醫師,現已擴展到超過30位的跨領域專家團隊。
• 論文發表方面,團隊發表論文質量均有豐收成果,發表內容80%以上為原著論文。在原著論文中一半以上為心臟胸腔外科領域世界排名前20%的期刊。

中心目標與服務定位
• 真正的一站式手術:病人從術前的檢查、術中之定位確認、術後之再確認等均在手術房完成。過去定位的時間需要100分鐘以上,經過不斷的優化流程將時間下降到平均16.5分鐘,如此可避免病人在檢查室/病房/開刀房間的移動過程發生意外,有效提升維護病人安全。
• 精準定位:根據病人體型、腫瘤位置及特性為每一位病人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專屬切除策略。
• 精準切除:切得少、切得準,達到更少的正常肺組織損傷。
• 個人化服務與醫療:不論腫瘤的位置或病理屬性,本中心研發多種手術中定位方式,從經皮影像導引式定位、經氣管內磁導航定位、3D影像重組等,依照腫瘤位置進行個人化治療計畫、術前評估、麻醉與定位,及進行精準的切除及術後復健計畫。
         
 
封面故事
影像導引胸腔鏡手術中心(iVATS center)簡介
認識新國病:肺癌簡介及肺癌篩檢
胸腔外科微創手術發展
讓手術更臻精巧∼達文西手術在胸腔外科的運用
微創腫瘤手術到無痕腫瘤消融治療
特別報導
長庚醫療品質獲肯定 SNQ摘1金1銀6銅27標章
運用 I-LIFE 再造活力人生,關節置換病人之優質照護
SNQ產後照護全方位∼高雄長庚帶給您安心、暖心和信心
飲食營養
你的減重方式正確嗎?破解各式減重迷思
焦點話題
長庚達文西手術治療 醫療服務突破萬例
嚴重膝關節脛骨平台骨折∼微創精準膝關節鏡手術與3D列印技術之應用
眼睛也會長腫瘤?長庚質子治療 逃過眼球摘除 視力保持1.0
林口長庚與輝瑞大藥廠 締結醫藥研究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