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惱人「偏頭痛」 重拾無痛新人生 |
 |
◎嘉義長庚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葉亘耕 |
 |
 |
 |
在國內有不少人深受偏頭痛的折磨,發作時常讓人頭痛欲裂,痛不欲生。 從事模具業的賴先生被偏頭痛困擾20年,每天都會被偏頭痛折磨3∼4個小時。每次發作都是後頸部和兩側太陽穴開始,慢慢地蔓延到整個頭部。他嘗試吃過很多種止痛藥,和預防偏頭痛的藥物,效果都很有限。 在門診詳細的問診和檢查後,給予他兼具診斷性質與治療效果的類固醇及長效麻醉針劑注射。注射之後他的偏頭痛從每次發作8∼9分的疼痛指數降低在2∼3分之間,發作頻率也降到一個星期2∼3次。症狀顯著改善,大大改善賴先生的生活品質。但1個月就必須接受1次針劑注射,讓忙錄的他感到困擾,詢問醫師是否有其他治療方式,經醫師詳細的解說風險和益處之後,賴先生決定接受偏頭痛手術。 另一位案例林先生本身就在醫院工作,經由朋友介紹前來求診,一直很怕痛的他,卻長期飽受偏頭痛的困擾。在求診之前,一週原本痛3∼4天的頻率,在注射治療之後減至一週痛1∼2天。縱使每次注射都有些痛楚,因滿意治療成果,仍然固定在門診維持針劑注射了1年。 然而,因為長期重複的類固醇藥物治療,雖然頭痛減緩了,身材卻越來越圓潤。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停止藥物的注射。在停止注射兩個月,他仔細地了解手術沒有造成嚴重後遺症的可能後,最後也決定接受偏頭痛手術。 偏頭痛手術是由整形外科醫師 Guyuron B, Varghai A, Michelow BJ 等人在2000年發表。偏頭痛患者接受前額拉皮手術後,意外發現偏頭痛的發作情形有顯著改善,進而進行深入研究,經過5年長期追蹤結果,接受偏頭痛手術治療的病人中,29%的病人從此不再有偏頭痛的發作,88%的病人頭痛的發作頻率、嚴重度、發作時間可以減少一半以上,手術治療因此成為治療偏頭痛中一個更積極有效的選擇。 曾經接受過針劑治療,且頭痛狀況有改善的病人,可以進一步選擇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是在頭部有可能形成周邊神經壓迫的位置,進行周邊神經的剝離放鬆手術,減緩周邊神經的刺激,進而減少偏頭痛發作時的嚴重程度與頻率。 手術治療採用微創手術的方式進行,手術範圍侷限在周邊感覺神經,對於中樞神經如大腦小腦等完全沒有侵入,不會造成中樞神經出血或是受傷的可能性。手術不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卻可以有效控制偏頭痛。少數術後症狀包括:局部感覺麻木、頸部肌肉稍微無力等等,大部分會隨時間逐漸改善。然而,並不是所有人手術過後從此不再頭痛,這點是手術前需要溝通與了解的。 賴先生和林先生在接受手術過後,沒有出現明顯的後遺症,而且手術至今,傷口癒合狀況良好,疤痕幾乎看不見。更重要的是,兩位先生接受手術至今,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每次回診也不再見到憂鬱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樂觀而開朗的笑容。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社服園地 |
 |
 |
飲食營養 |
 |
 |
健康老化面面觀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