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第二期 107年2月1日發刊
戰勝肝病—新治療、新技術、新突破
「腎」選洗腎時機
◎嘉義長庚腎臟科透析室主任 董淳武
  2017年3月,患有慢性腎病80多歲的老婆婆,因為呼吸喘、水腫及意識變差,送到嘉義長庚就醫。當時病人在昏昏沉沉中,答應兒子願意洗腎,未料清醒後驚道:「你們怎麼讓我洗腎了?」。兒子回說:「2007年醫師就告訴你要洗了,你到現在才洗腎,等於賺到十年。」
  十年前在外院被醫師宣告腎功能已經變差需要洗腎時,病人就相當排斥,決定轉到嘉義長庚就醫;婆婆就診時,高達10多種藥物使用,因此筆者替病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減藥,避免藥物造成腎臟負擔,同時提高服藥意願。
  十年來每次門診,婆婆的兒子、媳婦都會一起陪同。問診時,筆者先觀察病人有沒有準時吃藥、或是亂用偏方、電台藥物或黑藥丸等,而媳婦也非常盡責地與衛教師及營養師等醫療團隊合作,調整婆婆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這樣的共同照護網絡,確實可以延緩患者進入洗腎的時間。而能確實做到病人延後十年才開始洗腎的成績,不只需要病人的配合,家屬也是關鍵。
什麼是洗腎(透析)治療?
  人體要能夠正常的運作,體內的水份和電解質必須維持在穩定而平衡的狀態,而腎臟的功能即是調節體內的水份及電解質,使得體內多餘的水份及廢物不至堆積在體內,造成水份及電解質的不平衡,甚至引起併發症。
  當慢性腎臟病人腎絲球過濾率下降至15 ml/min/1.73m2以下,便會開始逐漸出現尿毒的相關症狀,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呼吸喘、口腔有異味、皮膚搔癢、水腫和電解質不平衡等,此時就要以周全的準備,在適當的時機,順利的進入洗腎(透析)治療,來改善病人的症狀與生活品質。而透析治療的方式可分為血液透析治療與腹膜透析治療兩種。
血液透析治療
  即俗稱「洗腎」或「洗血」,乃利用血液透析機器及人造透析器(人工腎臟),將病人的血液流經血液透機,過濾移除人體血液中多餘的水份及代謝廢物。每週需至透析治療室進行3次透析治療,每次透析時間約4小時。選擇血液透析的病人,必須先做好動靜脈瘻管,以便每次進行透析治療時扎針,使得血液可順利進入透析器及送回體內。
血液透析優缺點
優點
有效移除多餘水分及廢物。
由專業的醫護人員負責執行全程透析治療,較有安全感。
家中不用準備任何醫療設備及用品。
與其他血液透析病人及醫護人員,有固定且頻繁的時間互動。
缺點
每週需前往透析單位3次。
固定的透析時段。
需使用機器。
需手術來建立瘻管、需扎針。
治療中可能會有抽筋或頭暈,治療後可能感覺疲倦。
兩次透析之間體內會累積大量的廢物。
飲食及水分限制較嚴格。
永久性的瘻管通路會有阻塞以及感染的風險。
腹膜透析治療
  即俗稱「洗肚子」,人體的腹膜是一層薄膜,延展性很好,且有許多血管遍布其中,可以過濾血液,是很好的天然半透膜。病人可藉由腹膜透析導管將透析液灌入肚子(此引流及灌入透析液的導管是以外科手術經由腹壁植入腹腔),藉由透析液利用腹膜作為半透膜,可過濾及清除體內過多的水份及代謝廢物。
  病人不用至透析治療室,只要在家中或適當場所執行換液,每次換液約20∼30分鐘,一天需操作3∼5次換液。在下次換液前的這段期間內,病人可以從事家事、上班以及上學等活動。
  腹膜透析又可區分兩種治療方式,連續性可活動式腹膜透析CAPD(可由自己執行)或全自動腹膜透析APD(藉由機器協助)。
腹膜透析優缺點
優點
較少的飲食限制。
較優質的透析生活品質。
治療時間較具彈性,可依自己的作息彈性調整。
每月只需返院門診1∼2次。
缺點
感染的可能,包括腹膜炎以及導管出口處感染等。
可能增加體重及血中三酸甘油脂。
蛋白質流失。
  當面對末期腎臟病時,病人必須先接受腎功能無法復原的事實,再配合醫師與腎臟照護團隊的治療建議,依自己的作息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透析方式。不應聽信坊間謠言,勿用偏方草藥,把握黃金治療時間,讓自己在身心狀態都準備週全的情形下,順利的接受洗腎(透析)治療,以免錯失治療時機。再者,洗腎不會讓年輕病人的職業生涯受阻,當出現尿毒相關症狀時,不洗腎反而會無法好好工作,洗腎治療是可以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體能、讓工作時精神好的方法。
  近年來全國醫療機構開始推動醫病共享決策概念,民眾從中能獲得重要醫療知識、放心接受治療及受到尊重,且有助於改善焦慮程度。而當病人需要進入洗腎(透析)時,醫療團隊和衛教團隊會讓病人充分了解各種腎臟替代治療,並安排參觀洗腎透析中心,與腹膜透析病人交流。另外,衛教中心亦可隨時接受病人的電話諮詢;最後,由醫師、照護團隊與病人、家屬討論2∼3次以後,藉由醫病共享來選擇適合病人的洗腎(透析)治療方式。
  末期腎臟病變除會導致病人身體不適,也會造成心理上莫大的衝擊,所以需有正向積極的人生觀來面對疾病;另外,不論是到醫療院所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或居家進行腹膜透析治療,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亦須親友的參與和支持,幫助病人減少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現職:嘉義長庚血液透析中心主任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
         
 
封面故事
慢性B型肝炎藥物治療 簡介
治療C型肝炎∼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AA)
別讓肝纖維化困擾你∼非侵襲性的超音波檢查
肝癌治療新希望∼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
肝硬化病人應定期同時接受超音波和胎兒蛋白檢查
新聞紀要
106年度下半年長庚體系榮譽事蹟彙編
醫學報導
肝硬化病人應定期同時接受超音波和胎兒蛋白檢查
「腎」選洗腎時機
特別報導
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醫療團隊經驗分享
2017臺北世大運射箭隊隨隊防護∼回家比賽,真的很不一樣
歡迎加入長庚醫師聯誼會
中醫報導
孩子氣喘咳不停,來讓中醫 幫幫你
病人安全
藥物與老人跌倒
飲食營養
吠吠揚揚「營」狗年,旺旺來福養新春
兒童醫療
治療兒童胃出口阻塞的新進展∼內視鏡治療術
本月主題
肝癌的最大元兇∼「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