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卷第十期 103年10月1日發刊
腦神經外科的新紀元專刊
脾臟動脈栓塞術
◎林口長庚影像診療科主治醫師 顧逸康
傷性脾臟破裂,常見於車禍或腹部鈍傷,因脾臟實質甚為脆弱,且血運豐富,當受到外力作用時,極易引起破裂出血。臨床上,將由外力作用所造成的脾臟損傷或破裂,稱之為外傷性脾臟破裂。另外有證據顯示懷孕後期子宮的膨脹加大了腹腔的壓力,也會導致脾臟更破裂。臨床上,如果脾實質發生損傷而脾包膜仍未斷裂,則會發生包膜下血腫,非常不易被發現,常常要到脾包膜裂開,腹腔內出現大量積血而伴隨發生急性血容量下降和休克癥狀,才能很快明確診斷。最令臨床醫師棘手的是,有時儘管脾臟受到了廣泛的損傷,但臨床上會出現循環相對穩定的假象,造成病人可能於之後的任何時間發生二次出血而有生命的危險。因此現代醫學對外傷性脾破裂發展出多種治療的方法,包括了保守治療、開刀修補或切除脾臟和脾動脈栓塞術(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而目前醫學上的觀念認為,為了避免脾臟切除後增加感染率,脾外傷時會盡力去保留脾臟。因此只要病況許可且病人生命徵象相對穩定時,可採用脾動脈栓塞治療脾臟鈍傷而讓脾臟保留下來。關於脾動脈栓塞術,手術方式是採X光導引,藉由微細導管把栓塞物導入脾動脈,使脾動脈血流停止而達止血的目的。其手術傷口位於鼠膝部,有傷口小和術後恢愎快等優點,但並非所有外傷病人都適用此術式來治療外傷性脾臟破裂,還須考量各種臨床狀況後由醫師選擇最有利的治療方式來治療病人。
         
 
封面故事
高科技輔助的開顱手術
神經及腦血管病變之介入性治療
腦深部電刺激術調節神經功能的新希望?
看不到傷口的腦瘤切除手術~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術
腦部腫瘤治療的新利器~質子放射治療和質子放射手術
新聞紀要
2014情人湖院區兒童少年生命教育體驗營活動後記
8月溫馨送情~林口長庚大專志工帶領收容少年送愛予長輩
醫學報導
人工椎間盤
特別報導
手術刀鋒與精湛醫術交會,看見台灣無比精彩
心靈點滴
母親百歲生日感言
養生文化村報導
新餐廳,新氣象
飲食營養
你的餐盤健康嗎?
醫療與社會
追求健康在偏鄉~談麥寮鄉學童健康減重計畫之經驗
白話醫學
胃造口術
腦部磁振造影
脾臟動脈栓塞術
愛無國界
婦產部國際醫療之現況與展望
長庚健康影音館
我得到了白內障!怎麼辦?
兒童醫療
孩子厭食怎麼辦?
增刊目錄
顏面削骨手術
雷射去眼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