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談銅葉綠素與銅葉綠素鈉的健康危害 |  
          |  |  
          
          | ◎林口長庚腎臟系臨床毒物科暨重金屬實驗室博士 林中英 |  
          |  |  
        
          |  |  
          | 近期的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如強調有天然葉綠素的菠菜麵、抹茶口味的冰淇淋、乳酸菌飲料到標榜清爽健康且保有食材原味的橄欖油,竟添加非天然的食用色素「銅葉綠素」,讓國人又再一次承受因食安所帶來之健康恐懼與「食」之無所適從。何謂「銅葉綠素」?又該如何分別呢? 植物或藻類富含葉綠素以供應生長發育所需的養分,屬於脂溶性色素。因葉綠素很不穩定,若想要以人工方式保存,則易失去活性變成黃褐色,如利用銅離子試劑,則可穩定葉綠素不易色,成為穩定的脂溶性食品添加劑。此外,利用化學修飾反應轉成水溶性葉綠素,即為銅葉綠素鈉。這兩種添加劑屬於葉綠酸銅化合物,都是食用色素,稱為「綠色三號」。
 銅葉綠素與銅葉綠素鈉雖是合法食用色素,但僅限制用於口香糖、泡泡糖等食品製造或藥錠的著色劑上,絕對不能添加銅葉綠素在麵類等主食及食用油。因此,國際法規只有銅葉綠素鈉食品添加劑的標準,尚無食用油之銅葉綠素之規範。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建議每人每日最大容許攝取量為每公斤0∼毫克,以60公斤的成人計算,每日最大容許量範圍為0∼900毫克;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則建議60公斤的成人,每日最大容許量應不超過450毫克。
 雖然長期餵食動物試驗顯示口服銅葉綠素鈉(鉀)無慢性毒性,但若銅離子游離出造成慢性累積,長期攝取後引發健康問題仍值得擔心。研究報告指出,銅葉綠素鈉加熱至50°C以上時會慢慢游離出銅離子,但針對食用油品中的銅葉綠素尚無相關的研究報導。因國人飲食利用食用油的比例很高,並習慣以高溫炒炸進行烹調,一旦脂溶性物質被違法添加在食用油當中,人體不易代謝出體外,則有可能累積在大腦神經核、內臟及角膜上,恐對肝、腎臟有害,以及增加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機率。
 呼籲大眾對油脂、糖、鹽的攝取越少越好,多吃當季盛產的蔬果,少吃加工製品,多吃深綠色蔬菜、豆類、五穀雜糧等含高纖維素食物有助於排除脂溶性毒素;少吃人工色素的糖果與零食及多喝白開水來減少對身體的負擔,避免有害物質入口的機會。
 |  |  | 
        
          |  |  
          | 封面故事 |  
          |  |  
        
          |  |  
          | 新聞紀要 |  
          |  |  
        
          |  |  
          | 醫學新知 |  
          |  |  
        
          |  |  
          | 醫學報導 |  
          |  |  
        
          |  |  
          | 心靈點滴 |  
          |  |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  |  
          | 病人安全 |  
          |  |  
        
          |  |  
          | 飲食營養 |  
          |  |  
        
          |  |  
          | 醫療與社會 |  
          |  |  
        
          |  |  
          | 白話醫學 |  
          |  |  
        
          |  |  
          | 愛無國界 |  
          |  |  
        
          |  |  
          | 防癌醫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