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99年3月1日發刊
中醫春季養生專刊
宋永魁副院長榮退訪談錄 一
◎長庚醫訊執行編輯 林淑惠
儘管在這裡,工作不像喝茶聊天般愜意,但她(長庚)檢驗著我們的智慧與能力,讓我們體驗價值及獲得成就,所以一定要全心全意愛護她(長庚),因為她(長庚)讓我們大半生有事做。 宋永魁副院長庚三十感言
當我聽完宋永魁副院長的三十感言,不禁與他同聲笑了出來!尖端醫學家的感性世界竟是這樣質樸務實;我終於明白鄭博仁副總編輯為了榮退茶會而精心規劃的採訪宋副親朋好友的名單原只有六位,後來卻暴增至十五位的理由。受訪者一提到宋副院長,景仰感恩之情彷彿春風化雨般湧現,甚至還好康倒相報,建議筆者還有誰可採訪,欲罷不能的情況,榮退紀念摺頁幾乎要擴增成冊了。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何以他這麼受同仁的愛戴?並非有滔滔不絕的口才,也不是因為主管的架勢和權勢,而是那來自南部農家子弟的淳樸和溫厚。在臨床專業上以數十年如ㄧ日的認真態度行醫;對後輩及學生的提拔和教導不遺餘力;識人之明且知人善任的領導風格,不僅造就本院婦產部人才輩出,桃李滿天下,同時也培育出全台第一位無國界醫師。正如受訪者所言,他的好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礙於篇幅,只能舉其犖犖大者。
他是成功的醫師典範,他人格感召的力量如此偉大,不論是秘書、不孕症諮詢師、技術員、還是醫師、行政人員…談起他時,「他真是個好人、生命中的貴人、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以談心的好長官、充滿智慧的生活大師、心胸寬大的長者、如果真有來生,他絕對是我首選的長官…」人氣之旺,不可言喻。因此大家都願意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硬擠出時間接受採訪,只希望在他生日和退休前夕給他一個最真心的祝福。
曾跟診20多年的不孕症諮詢師李佩香,回想以往跟診時的點點滴滴至今還記憶猶新,她說:「20多年前的抹片檢查是在玻璃載片上以鑽石筆刻上病歷號碼,當時也沒電腦都要用手寫,比現在費力許多。當年門診護士忙不過來時,宋副院長還會貼心的跳下來幫忙門診護士刻抹片載片,幫忙叫號,經過那克難年代的洗禮,我常想有什麼老闆就有什麼下屬,很累的時候,我總想宋醫師都那麼認真,身為下屬的我當然也要向他看齊。有次在產房遇見他,病人在推車上要出產房到病房時,身為副院長的他竟然幫病人鞋子順手拎到架子上,我趕緊和他說:『哎呀!副院長這不是您該做的。』,他就是這樣樸實、可愛,絲毫沒有主管的架子。」
憐惜她一如愛護長庚
婦產科醫師應該是女性最好的朋友」,秉持對女性的憐惜,奮鬥了大半輩子以女性健康為己任的宋副院長,也將長庚當成念茲在茲的「她」,在教學、研究、服務上,長庚婦產科在國內外醫界創下許多難能可貴的紀錄,如:試管嬰兒、內視鏡手術及減少產婦懷多胞胎的機率等,宋副院長絕對是最重要的推手。
「回顧三十年來,本院讓我接生的小孩、開過的刀比我老師還多,所做的事及對社會的貢獻,我有自信不比他們少,這都要感謝長庚讓我這來自鄉下的小孩有機會發揮。」自從擔任科主任後,長庚很多「第一」都起於他任內;例如民國82年,利用整合生殖科技,創全國之先,結合精蟲顯微注射及冷凍胚胎技術,成功使一名不孕症者懷孕,台灣婦產科微創手術也在他手上發展成功,改變台灣婦科手術的新紀元。
以往生殖內分泌學為超冷門的學科,深具遠見的他從英國帶回先進技術,草創細胞遺傳實驗室,從75年草創試管嬰兒研究,76年試管嬰兒團隊首例產生,一步一腳印的幫助不孕症夫妻重獲新生。
惜情、念舊、感恩
這位在本院發跡、赴英深造後,帶動本院婦產科團隊在國內外發光發熱的人,細數三十年軌跡,不忘本的將成就歸諸於孕育他成長的母院-長庚,「我感謝長庚給我機會發揮,也感謝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的栽培、師長、同事及醫護人員的協助。」宋副院長感恩的說。
正如與他共事二十多年的不孕症諮詢師李佩香所說「他是個惜情、念舊的人」,溫暖的語調、貼心的舉止、他終生關懷女性一如對本院無怨無悔的付出,甚至退休後,仍想規劃推動長庚醫療史文物研究以及防治骨鬆抗跌的社會公益計畫,社會使命感和溫暖的人文關懷更因退休而更顯強烈。
退休計畫一-轉向社會公益
走過漫長的行醫之路,宋副院長即將要退休,忙碌了這麼多年,退休後要將步調放慢,不知他有何規劃?「想寫教科書、做義工、從事社區醫學。退休只是轉換跑道,想做以前沒有時間做的事。」有鑒於林口長庚尚未建構醫療人文歷史網絡,提供民眾與醫界一個溝通交流的知識平台。希望計劃能逐年累積珍貴的史料紀錄,做出一些成績。以往的醫療器械及儀器若無紀錄與收藏,日後年輕醫師看病時,就不知前輩們開刀、看病多辛苦。 他曾說過:「行醫是志業,繪畫是心願,對我來說,兩者都是修行,追求生命的圓融。」過去他常畫胚胎、子宮及婦產醫學題材,醫學觀念轉化成繪畫比較花時間,但他卻將生之喜悅及人生關照融入創作,讓志業與心願相得益彰。畫作曾入選2006, 2007, 年的法國沙龍展。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位賢內助,宋副院長也不例外,寫過兩本書的宋太太筆名阡陌,他倆曾到過荷蘭梵谷
         
 
封面故事
春季養生藥饍
春季按摩與勞損性傷害
傷科醫師對腰部保健的叮嚀
中醫藥潤喉護嗓與嗓音保健
新聞紀要
基隆長庚優良禮貌人員報導
基隆長庚情人湖院區癌症病友圍爐饗宴
從生命教育的觀點談自殺個案關懷與輔導活動報導
燒燙傷病友回娘家
醫療時論
中醫在整合醫學中的角色
醫學報導
孕婦對巨細胞病毒(CMV)應有的認知
車禍受傷時病患應做的立即處置
特別報導
我心目中的宋副 宋永魁副院長榮退有感
宋副院長與我
宋永魁副院長榮退訪談錄 一
宋永魁副院長榮退訪談錄 二
高雄院區報導
活性炭 慢性腎衰竭的新選擇
養生文化村報導
打造充滿活力健康有希望的高齡化社會
病人安全
三伏貼用藥安全
我心深處
追憶摯友李宗料醫師
增刊目錄
頸椎退化性病變的有限元素電腦模擬分析
高雄長庚青年志工隊入圍和平志工團績優團隊報導
看到病人臉上的笑容讓我以身為護理人員為榮
高雄長庚安寧療護宣導園會暨單車陪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