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第九期 98年9月1日發刊
林口長庚失智症中心專刊
前進八八水患災區 高雄長庚醫護總動員
◎高雄長庚管理部專員 王文志  ◎高雄長庚管理部高專郭明和 校閱
八八水災造成南台灣慘重災情,許多民眾無家可歸,痛失摯親,亟需各界伸出援手,8月9日一早,在獲悉南部地區水災災情後,陳肇隆院長立刻召集主管,以「救人」為第一要務,主動去電楊秋興縣長,表達立即組成醫療隊協助救災的意願。在衛生局指示下,長庚進駐那瑪夏鄉民權村,擔負起災區後續醫療照護且協助當地醫療保健系統的重建等任務。本院自救援的第一時間起,由郭明和高專及管理部全體同仁負責提供各項人力、物力的整合,展開醫療救援、照護,期使災區醫療儘速回復正軌。
為使災區傷者能儘快得到救助,院長8月11日分派一組醫護人員包含外科王建豐醫師、黃俊穎醫師2名、護理師林詩詠、林慧君、陳渼璐、劉睿瑀共4名,清晨冒險搭乘直升機進入那瑪夏鄉。另外一組醫護人員8月12日清晨則由黃秋慧高專帶領王繼樟醫師、楊景翔醫師、護理人員練美華、陳雅婷、周美瓊、葉敏如、及社工師溫彩容由旗山出發,經過32小時的山路顛簸,順利進入甲仙鄉設立醫護站。經回報當地兩鄉雖有衛生所無醫師,由於居民幾天浸泡在污水中,加上山區早晚溫差大,病患疾病結構也從水災初期外傷性疾病衍生為呼吸道感染疾病、腸胃病、皮膚病等。長庚現設在那瑪夏鄉的醫療站係採取人口集中區以教會設站服務,並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人口較稀少的偏遠地區(計有30幾戶),則採巡迴醫療方式服務偏遠地區交通不便的村民。希望透過長庚人深切的關懷與愛,解除及撫慰災民身心的痛苦。
衛生局非常重視及關心醫護站運作情形,所以每日彙總責任區內門診、急人次、支援醫療人力及巡迴醫療人次等傳送通報回指揮中心;經統計平均每日急性腸胃炎人數12人、呼吸道感染52人、疥瘡及皮膚診3人,及因外傷需要包紮者數10人,目前無法定或其他傳染病。護理師則扮演居家探訪醫療服務,了解居家環境衛生、起居飲食習慣,協同辦理當地公共衛生業務,配合診療作業時由醫護人員衛教民眾,如提防傳染病散播、不污染飲用水源、注重個人衛生習慣、糞便處理等,宣導傳染病防治觀念與知識以及周遭環境的消毒工作。本院醫護隊因有搭配專業藥師前往,適時扮演藥物諮詢工作,也指導災民正確服用藥物觀念。
8月14日上午7點50分高雄長庚第二梯次包含外科醫師孫灼均、護理師吳美芳、謝佩珊、藥師黃思筠及行政專員王文志共5名同仁,於台南歸仁軍用基地搭乘雙引擎直升機裝載高雄長庚所捐贈約2,000公斤藥物、醫材及民生物資降落於民權村降落平台,海軍陸戰隊弟兄動作迅速合力將物資裝卸至醫護站,醫護人員馬上進行交班工作,於9點左右,醫療站已可開始正式看診作業,當中有些災民因長期浸泡污水中也陸陸續續產生感染現象,鄉公所主任秘書為了救災也顧不得自己的高血壓藥物已用盡,經過醫師診治後,馬上請專業藥師調配提供其藥物。另外有些災民本身也是高雄長庚心臟科的老病友,經以3.5G的行動通訊讓原來的主治醫師親自電話問診後,也開立補充已剩無幾的慢性藥物。印象深刻的還有二位當地三民國中的老師,因為山上的家被土石淹沒,困在山上無法下來就醫,經過鄉公所人員的搭救轉送醫護站,二位老師ㄧ見到醫護人馬上相擁而泣說:「我們已家毀人亡,醫院不收,我們要去那裡呢?」聽了一陣鼻酸,頓時語塞。由得知兩位老師精神驚嚇幾近崩潰邊緣,經過安撫及簡單藥物包紮,並安排後送就醫。
鄉內應變指揮中心表示,民權村目前人數已疏散剩下170名災民,鄉長表示在15公里外的民生村災民高達1000多人,醫療人力極度缺乏,而水災之後,土石流造成台21縣交通癱瘓、電信通訊中斷,受災地區、災害程度以及傷患醫療的需求完全無從掌握,難免發生醫療人力調度不良、可能有醫療物資分配不均的現象,高雄長庚醫護隊當時亦立即向鄉長表示,院長已指示「哪裡沒有醫療?長庚就在哪裡!」的原則,醫療隊立即配合派遣一名行政人員隨同鄉長以步行方式挺進民生村勘查及評估醫療資源分布。在這一路上目睹殘破的家園,柔腸寸斷公路及斷橋,這路途當中有幾戶的災民也表達也有慢性病的家屬,希望得到適當醫療協助,經電話聯絡請醫護隊將藥物備妥後,委請鄉民以人力送達所需民眾手中。
在經過四小時的跋山涉水後終於到達民生村,而國家救災隊也在此設置了醫護站,沒想到災民人數比預期的多,經與該區醫護站成大醫院許醫師及鄉長充分討論後,發現災民慢性病需藥情形相當迫切,除規劃由民權村高雄長庚醫護站支援不足藥品外,也考慮因民生村留置災民高達1000人以上,以現有民生村的醫護人力明顯不足,且天候因素直升機無法馬上搭載補充的醫護人力前來,高雄長庚醫護隊決定以步行及摩托車接駁方式至民生村支援至正式人員到來,以完成「哪裡沒有醫療?長庚就在哪裡!」的使命。在衛生局支持下,院方15日晚間決定加派二組醫護人力,16日清晨搭乘直升機深入民生村設立醫護站。
8月15日清晨,很慚愧的被災民聖歌聲中叫醒,走在村中街上,不相識的居民,主動道早,民眾問我:「你們長庚醫療站是不是明天就走了?」我回答:「不會,我們的計劃是長期的,等這裡的衛生所可以看診了,我們才會撤離!」就在此時鄉長來電,楊秋興縣長將搭乘直升機進來災區探視災民及受災情形,楊縣長到來後馬上召開緊急應變會議,協同軍方八軍團司令,將物資運送、醫療整合做ㄧ全面性檢討,縣長鼓勵災區民眾指出:『我們不要有受災心態,自助後人助,大家一起埋鍋造飯,整理自己家園,以擴大整頓家園工作計畫代替受賑來得有意義』,一行人來到醫護站,縣長稱讚:『高雄長庚醫院醫護隊不畏艱難,第一時間到達災區扮演守護者任務,相信醫護人員經由無私的付出,會在自己生命中留下難忘的記憶』。有了縣長的加油打氣,爾後駐守時期我們更應該馬上建立一套系統性的標準作業流程,讓醫護隊在第一時間進入災區的醫療人員,在突發重大的水災之後,緊急醫療都循下列幾個階段,有系統的進行中:
第一階段:災害初期,以急救外傷與重大傷害的外科病患為主,各醫療機構在設立緊急醫療站之外,同時也建立暢通的轉診後送管道。
第二階段:災區生活環境遭破壞,環境衛生以及生活條件變差,8月13日後這幾天,內科疾病患者逐漸增加,應加派內科醫師。同時災民受驚嚇後的心理不安,亟需撫平,建議精神科醫療與心理治療師可以開始計畫前往災區進行心理醫療與復健工作。
第三階段:缺水又斷電的不良生活環境,潛在傳染病流行的危機。醫院也可以考慮派遣感染管制陪同前來災區,建立傳染病的管制指標、防止醫療團隊發生疫病流行,政府必須立即展開維護公共衛生、檢驗並區別清潔水源與受污染水源、防止流行病蔓延等重要事項。
第四階段:協助恢復災區完整的醫療照護體系,是最重要的任務。高雄長庚醫院在衛生機關主管的領導下,不但對災民提供妥善的醫療照顧,而且為長遠計,將積極輔導、支援重建當地的醫療保健體系,建構完成後,便將醫療責任交還給當地的醫療院所,回歸正常的運作。
總體而言,以醫學中心為責任區負責災區醫療重建的工作,是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中。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唯有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積極投入救難與復建,我們期望全國民眾給參與救災的醫護人員更多的鼓勵與支持。 
         
 
封面故事
給失智老人優質的醫療 林口長庚失智症中心開幕了
邁入失智症新紀元∼失智症中心
失智症簡介
忘了我是誰 勇敢面對失智症
從實證醫學的角度來看 失智症病患的復健
老年失智症的展望
新聞紀要
「珍愛自己、美麗人生戒菸創意海報競賽」活動紀實
失智症病友座談會活動報導
醫療時論
由實證研究看台灣醫療過失的刑事責任
醫學報導
組織修復三秒膠
特別報導
前進八八水災部落 本院全力投入賑災
前進八八水患災區 高雄長庚醫護總動員
莫拉克風災∼嘉義長庚動起來
林口長庚申請第二十屆國家品質獎
一個值得大家關懷的節日 國際聾人節
養生文化村報導
翻開黃良成老師的養生健康操秘笈
發現長庚之美
敞開心扉
病人安全
預防跌倒 大家一起來
增刊目錄
愛心志工李崗先生造訪長庚護理之家
淺談神經工程之臨床應用
國外義診初體驗∼海地、多明尼加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