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卷第九期 114年9月1日發刊
心手相連:心臟衰竭整合照護團隊
心臟衰竭患者的美食探險:外食如何健康又美味
◎基隆長庚心臟衰竭照護團隊營養師 潘怡萍
心臟衰竭患者的飲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以均衡飲食為基礎,鹽分攝取越多越容易造成身體積水,而鹽分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鈉離子,為了減少鈉離子過多而造成體內水分的積留,就必須限制鈉的攝取量,以減少心臟負擔。

然而「均衡低鈉」的飲食對於三餐老是在外的上班族來說是難上加難,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讓我們心臟衰竭的病友們吃得健康又美味呢?這就是營養師的專業技能了,快來跟著營養師來個美食探險吧!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是低鈉飲食,在定義上指的是飲食中鈉含量較日常量為低,且鈉之含量依病情不同而異,可分為:限鈉 2000 毫克、低鈉 1000 毫克、極低鈉 500 毫克等 3 種飲食。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規定,每100 公克(毫升)食物中的鈉含量少於 120 毫克,稱為低鈉食品;相對地,每 100 公克(毫升)食物中的鈉含量超過 600 毫克,即為高鈉食品。( 備註:鹽分1 公克含鈉 400 毫克 )

三餐外食均衡飲食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均衡飲食是健康的基礎,每天需要從飲食中獲取足夠的各種營養素。「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以及油脂和堅果種子類。「每日飲食指南」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建議盡量選擇「原型」的全穀雜糧,且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未經精製的,蛋白質來源的選擇順序為「豆 > 魚 > 蛋 > 肉類」。外食族應注意飲食的均衡,即使在外用餐,也應盡量選擇多樣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避免過多攝取高油、高糖和高鈉的食物。選擇含有蔬菜和全穀雜糧類的餐點,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避免使用過多的調味料,以控制納攝取量
成人每日鈉攝取量應不超過2400 毫克(相當於 6 公克鹽),新鮮食材的含鈉量通常不高,但經過加工後往往會添加鹽巴或其他含鈉的調味品,因此應避免選擇過度加工的食品。但限制鈉常會使食物淡而無味,建議可利用天然辛香料 ( 蔥、薑、蒜、生辣椒、八角、香菜 ) 或是糖、白醋、天然中藥材等加以調味,增添食物的香氣與風味。但是得要記得,市售的薄鹽醬油或低鈉鹽通常以「鉀」代替「鈉」,因此鉀的含量較高,對於心臟衰竭或腎功能不佳的病人來說並不適合使用。

外食選擇小技巧
有一類外食地雷食物經常「鹽質爆表」,只要吃一份,就已經超過一整天的鹽分建議攝取量。常見的美食,如:牛肉麵、咖哩烏龍麵、麻辣鍋以及榨菜肉絲麵、蚵仔煎都屬於這一類,所以要記得一定要避免攝取唷。

在外食選擇上,我們就得牢記外食低鈉三原則:(1) 天然食物原型少加工;(2) 請店家減鹽烹調並且避開湯品;(3) 減少餐桌上的調味料瓶瓶罐罐。在外食的選擇上建議可以這麼做:

心臟衰竭病友需要一個綜合性的照護流程,由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照護,以確保患者在各個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照顧。這樣才能提升生活品質,讓患者重新展露笑容。

如果是在自助餐選擇時,要記得均衡低鈉的選擇原則,每餐必須要包括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與蔬菜類,全榖雜糧類比較常出現就是白飯或五穀飯 ( 大約 0.8~1 碗 ),豆魚蛋肉類的話優先選擇新鮮食材,避免加工食品,即使選擇了低鈉食物,也要注意控制食物的份量,避免過量攝取。遵循這些建議可以幫助您在自助餐中選擇均衡又低鈉,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封面故事
心臟衰竭藥物治療新概念
心臟衰竭患者的美食探險:外食如何健康又美味
心臟衰竭需要復健:基隆長庚十年經驗
心臟衰竭病人為何需要護理專家的照護?
醫學報導
智慧控糖新時代 用胰島素幫浦與連續血糖監測輕鬆掌控血糖
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SLE
心靈點滴
勇敢的現代鍾無艷
中醫報導
腫痛退散 急性扭挫傷的中醫療法
本月主題
心臟衰竭的樣貌及照護
焦點話題
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手術治療 林口長庚引領微創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新紀元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高危險族群勿輕忽
支援偏鄉技職教育 鼓勵技職人才出頭天 長庚醫院與花東四所學校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