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雄市一名 62 歲醫師今年初因感冒併發急性心肌梗塞,雖緊急送醫仍不幸病逝。根據報導他在發病前出現感冒症狀,研判可能因病毒感染導致心血管負荷劇增,進而誘發致命性心肌梗塞。
近年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若本身有三高、吸菸、酗酒、肥胖、長期壓力、作息顛倒或缺乏運動等高風險因子,應提高警覺,若自認健康的民眾忽略定期檢查與早期警訊,恐讓慢性病悄然累積,釀成遺憾。
自我檢視 4 大心血管高危習慣: 1.高油鹽糖飲食:如牛排、蟹黃、糕餅等高熱量食物,容易導致代謝症候群與動脈硬化。 2.缺乏運動:久坐、滑手機過久,會增加心血管風險。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可降低約 10%心血管風險。 3.經常熬夜:每日睡眠不足 6 小時,將提升 1.2∼1.5 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4.吸菸:促使動脈硬化與血栓形成,是心肌梗塞的重要成因。
國民健康署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涵蓋 BMI、腰圍、血壓、血糖、血脂與尿酸等心血管相關檢測,有助提早發現異常、改善生活方式,另有提供免費癌症篩檢補助,建議民眾若符合條件者可至衛生所或醫療院所安排檢查。民眾一旦出現胸悶、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狀,務必及時就醫,同時從改善飲食、規律運動與壓力管理做起,並配合定期檢查,才能有效防堵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守護自身健康不留遺憾。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