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林口長庚神經外科 10H 病房護理師 廖敏妤
「我現在才知道,原來在醫院的這段時間,妳們真的是我唯一的支柱!」

那天,當家屬帶著感激的眼神,緊握住我的雙手時,我又再一次覺得,這分護理工作,是一件如此值得驕傲的事。

依舊記得,第一次照顧張先生時,他剛從加護病房轉出,主要照顧者為女兒。病人因心律不整需要使用心電圖監測器,心跳一直在每分鐘 40 下到 150 下之間起伏,機器的警鳴聲不絕於耳。家屬對病人的期待,一直都是希望他可以意識清醒地出院,但每當家屬呼喚病人,卻始終無法得到回應,總是讓他們感到悲傷與失望,也把焦慮、不信任的情緒移轉到護理師身上,總是帶著充滿敵意的眼神冷漠對答。

「我知道妳很擔心父親的狀況,那妳願意跟我說說妳的心情嗎?」身為病人的主護,我覺得如果家屬對護理師不信任,這種護病關係是不健康的,也擔心在溝通之間會有誤會產生,而她也第一次敞開心胸,把對病人的擔心、對病程的不了解以及對於病人未來可能不會清醒的恐懼,一股腦地都說了出來。當她說完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啊!終於說出來了。真的很謝謝妳,謝謝妳願意花時間聽我說話,安撫我的恐懼。」那天之後,她面對醫療團隊時,臉上開始帶著溫柔與微笑,或許病人也感受到了她的心情,病情開始趨向穩定。

某一天,她跟往常一樣呼喚病人,給予一些簡單的指示時,病人突然轉過頭來,眼睛直直地看向女兒,左手開始緩慢地比出「一」時,女兒興奮地在病房大叫:「爸爸!」而我以為發生什麼事,衝過去病床邊,女兒連忙緊緊抓住我的手說,「我爸剛剛看著我,他會動了!他會動了!他聽得懂了!」我感受到她那興奮的心情,重新評估病人的意識狀況,當病人真的緩慢地照我的指示比出數字一時,我心中那分喜悅的心情,也不亞於家屬。從那天之後,病人走上了復健的軌道,當開始出院準備後,家屬積極尋找復健相關的醫院準備轉到長期的慢性病房繼續治療。

那天,當我來上班時,得知病人隔天預計轉到復健科,心裡也有一種塵埃落地的踏實感。而那天,女兒對我說:「在醫院的這段時間,妳們真的是我唯一的支柱!感謝妳讓我勇敢面對我爸爸的病情,更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道路。」聽完這一番話,我心中充滿著感動與驕傲。對我來說,每天花 5 ∼ 10 分鐘的時間,與家屬們說說話是我的習慣,讓家屬把一天的情緒或是對於醫療處置的不了解說出,我再用比較簡單的方法解釋或是安撫家屬的心情,讓家屬可以有個抒發情緒的出口。從事護理工作十年多,有時候我也不知道這樣到底有沒有幫助到他們,但每當有病人或家屬帶著感激抓緊我的手時,那分從他們手心傳遞到我心裡的溫暖,讓我再次有力量可以繼續和病人及家屬說說話,可以緩解病人跟家屬緊張的心情。

曾經有學姐告訴過我,護理師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可以擔任病人與醫師間的溝通橋樑,而我一直把這句話奉為圭臬。我會繼續努力,希望在未來的護理生涯中,可以繼續擔任這個神聖又關鍵的角色,使護病及醫病關係更加和諧,這也是南丁格爾誓詞中那段「竭誠協助醫師之診治,務謀病者之福利」的最佳實踐,讓身為護理師的我們在醫療界中持續發光發熱!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