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腫瘤∼開顱手術及質子治療 |
 |
◎北院區國際醫療中心個案管理師 廖麗娟 |
 |
 |
 |
居住在科威特的25歲青年阿赫瑪德長久以來因為左側肢體麻痺感、行動不便、喝水會嗆到等症狀在當地四處求醫,雖然檢查發現原因是罹患腦幹腫瘤,需要手術,但是科威特當地醫療技術有限,認為開刀風險太大,沒有醫師肯為他動刀。恰巧林口長庚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出訪科威特,經隨行的腦神經外科醫師初步評估後認為依照以往的經驗,手術成功機會仍相當大,讓阿赫瑪德與家人心中重新燃起希望,因此決定橫越5千公里,前往台灣接受治療。 收治阿赫瑪德的林口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吳醫師表示,腦幹腦瘤發生率相當低,僅占整體腦瘤發生的5%,但因為腦幹腦瘤將影響呼吸、心跳等,嚴重時危及生命,但是手術複雜難度高,治療風險也不小。但是阿赫瑪德和家人相信長庚醫院已累積了相當豐富的醫療技術與經驗,因此不遠千里來台求醫。 阿赫瑪德因為離開中東來到台灣,一開始不太適應文化風俗及飲食的不同。頭痛持續加上又面臨開顱手術的壓力,使他十分惶恐不安。住院初期鬱鬱寡歡,心裡存在嚴重的挫敗感。醫療團隊除了請來助理協助翻譯,醫院裡甚至還設有伊斯蘭教祈禱室,讓他和陪同前來的父親及舅舅感到驚訝。種種貼心的服務有效減輕了他不安的心情。 吳醫師評估阿赫瑪德病情後,決定先開刀切除大部分腫瘤,再繼續改由質子進行放射輔助治療。經過10小時的手術,成功切除9成腫瘤。阿赫瑪德術後恢復良好,身體左側麻痺感已消失,並能自在行走。長庚醫院的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是亞洲最大的質子治療中心,用質子放療和傳統以X光射線進行放療的方式相比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也不容易傷害正常組織,不宜用手術切除腫瘤的病人更能降低治療風險。長庚醫院提供阿赫瑪德進行擾動射束掃描,與傳統的放射治療相比副作用更小,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正常組織傷害。 阿赫瑪德在手術後三個月後返回科威特生活。在這期間,長庚醫療團隊以通訊軟體及電子郵件持續追蹤他手術後的恢復狀況。不過在2015年6月,醫療團隊追蹤核磁共振的檢查結果發現他腫瘤復發,因此再度安排阿赫瑪德於8月底再度來台灣接受神經外科手術切除復發腫瘤。對於無法以手術切除的部分,醫療團隊繼續安排了20次的質子治療。在等候質子治療期間,積極並配合物理及職能治療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態,因此在治療期間,除了疲倦之外並無其他不適的症狀,每周也固定時間和醫師討論治療計畫及病情,終於在12月完成所有療程。阿赫瑪德認為這是阿拉給他「最好的新年禮物」。 阿赫瑪德是林口長庚收治首位專程自科威特來台接受質子治療的個案。由於他順利在手術後恢復穩定,因此也吸引更多需要此類治療的個案前來就醫。現在他已繼續回到科威特追蹤病情及復健,每3個月也會提供影像讓長庚醫療團隊評估目前的恢復狀況。醫療團隊曾經問他最大的願望是甚麼?他說希望能趕快上學,重拾書本,繼續汲取知識。醫療團隊祝福他早日恢復健康,完成重返校園的心願。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學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我心深處 |
 |
 |
白話醫學 |
 |
 |
愛無國界 |
 |
 |
兒童醫療 |
 |
 |
人物側寫 |
 |
 |
本月主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