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第五期 104年5月1日發刊
神經復健新進展專刊
肝鬱
◎桃園長庚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 許珮毓
肝鬱(Stagnation of liver qi),指的是「肝氣鬱結」或「肝鬱氣滯」。「肝」在中醫而言,主要的功能有調節氣機、謀慮、藏血與調血,並不是西方醫學中的「肝臟」。「肝氣鬱結」,指的就是肝的調節氣機功能失常,氣機不暢所產生的問題,其發生與情緒、壓力關係密切。
臨床上,肝鬱產生的症狀例如胸脅(脅為兩腋下肋骨部位)或腹部容易出現悶脹疼痛、時輕時重,痛處不定,急躁易怒、緊張、憂鬱、呼吸不暢、時常嘆氣、失眠等,特點為多因情緒變化而加重或減輕。
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課業、工作壓力大,因此許多功能性疾病常與肝鬱有關,例如大腸激躁症、慢性胃病、月經不調、睡眠障礙、偏頭痛、憂鬱症、更年期綜合徵等。
有肝鬱的情形時,建議應有充足的睡眠,平時可適度運動或到戶外走走,舒緩緊張的情緒,盡量保持心情的愉悅;精神抑鬱時,可多聽輕快開朗的音樂,多吃如佛手、山楂、柑橘、菊花茶或玫瑰花茶等順氣理氣的食物。
         
 
封面故事
肉毒桿菌素在復健醫學的運用
應用重複性經顱磁刺激協助中樞神經損傷之復健治療
虛擬實境於復健醫學之運用
腦波生物 回饋訓練
新聞紀要
2015年長庚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
醫療時論
從復健機器人發展 看醫療邁向機器人時代
醫學報導
糖尿病不可忽視的併發症∼視網膜病變
特別報導
世界快,「靜坐」讓人心慢∼專訪楊定一博士
心靈點滴
醫院即景
養生文化村報導
返鄉情緣
病人安全
從「急診婉君」談急診病人轉診接送安全
飲食營養
孕媽咪怎麼吃
兒童醫療
淺談嬰兒牛奶過敏
增刊目錄
肝鬱
思覺失調症
正顎手術
睡眠呼吸中止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