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灼傷病房的431天 |
 |
◎高雄長庚整形外科灼傷病房護理師 陳萱 |
 |
 |
 |
長庚醫院,我的第一份工作 灼傷中心,我的第一個單位 當初進入單位的第一印象,是換藥時間痛苦的哀嚎聲,是看大面積傷口的血腥畫面,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要說,我看到更多的是姊妹們團結一致的工作態度,是病人們努力想出院的意志,是我必須更加努力學習的一個地方。 我給妳們的 智能不足的阿蘭,是位瑪麗亞的天使,因為翻倒滾燙熱水導致下肢灼傷而入院,從小與奶奶住一起,這次住院是她離奶奶最遙遠的一次。剛入院時,因為大面積燒傷而住在加護病房區,家屬只能在會客時間才能來探視,也因為是初次住在不熟悉的環境裡,讓阿蘭開始出現情緒低落、不時有哭泣情形,甚至睡不好而在半夜常常大吼大叫的喊著說想要回家,想要找奶奶來陪她。 一開始的阿蘭,真的是怎麼說也說不聽,讓照顧她的大家困擾了好一段時間。期間我們每天與阿蘭聊天,讓她曉得大家都會幫她,只要快快的好起來就可以快點回家找奶奶了,並且與家屬詳細說明阿蘭的情形後,家屬留了手機給阿蘭,告訴她若想念奶奶就打電話吧,這才讓阿蘭放下心來,也願意配合進行治療。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阿蘭的傷口逐漸好轉,可以到一般病房繼續接受治療了,這些進展讓阿蘭更加開心,因為她知道離出院的日子不遠了,每天可以見到阿蘭笑嘻嘻的與大家說「早安!」,也三不五時的聽到阿蘭哼著一兩句輕快的歌聲,更可以看到阿蘭努力的想要記憶起大家的名字,第一次聽到阿蘭對我說聲「陳萱,謝謝妳!」心中有股莫名的暖流緩緩穿越過心頭,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當下真的感覺好感動,好感動! 妳們給我的 在灼傷中心,看到學姐們默契超好的換藥動作,一直是我努力學習的目標。記得剛開始還不熟悉工作,與學姊幫病人換藥時,常常會不曉得下一步要做什麼,而停頓下來,這樣反而打亂了學姐們的步調,一次、兩次的經驗之後,讓我很有挫折感,記得學姊曾跟我說:「妳必須要清楚的曉得在這個步驟之後,接下來的第二個、甚至第三個步驟是什麼,才不會中途停頓下來,而拖延怠慢了換藥的步調,也相對的增加了病人的不舒適感。」學姊對我說的這番話,讓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清楚整個流程,越熟悉作業越可以掌握情況,這樣不僅對自己有幫助,也可以大大的減輕病人的疼痛。 去年耶誕節,依照灼傷中心傳統,在病房中舉辦了一場病友會,邀請出院的病友們及住院中的病人一起來同樂,有好玩的趣味競賽、好吃的點心,更重要的是讓病友們分享他們一路走來的辛苦歷程。看到病友們緩緩訴說著在灼傷中心期間,每天面臨換藥、水療、復健過程中生命不可承受的疼痛,最後都一一的熬過來,我心中感觸良多,因為燒燙傷所產生的傷害,並不是病人出院後就結束了,接續疤痕的增長可能會使病人的肢體功能產生障礙,病人也可能會因為原本的容顏改變,必須長期穿著壓力衣,每天持續的做復健,甚至必需進行整型手術以盡量恢復原來的容貌,這些療程不曉得會延續多久,只知道這會是條漫長的道路。聽著台上病友們的分享,看著他們走過苦難之後發自真心的笑容,我在心中真的替他們感到開心。雖然原本規律的生活已經被打亂,復健治療的進展可能不盡理想,但?病友們還是努力的想要展開自己的第二人生。這種堅強的意志力,奮鬥不懈的精神,都是我必須要好好省思與努力學習的。 你呢?說到灼傷中心,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特別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我心深處 |
 |
 |
白話醫學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