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照顧情∼研討會分享 |
 |
◎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處社工師 紅文茹 |
 |
 |
「安寧療護」概念係為提升末期病患之生命尊嚴及品質,故於近年來受到重視。「安寧」非口號,而是一種照顧態度、關懷理念及處遇的選擇。尤以現今社會,癌症病患日趨增多,除代表有更多家庭正面臨癌症威脅外,更意味著有更多病患在積極治療無效後,被迫正視病況越走下坡及越趨走向生命終點的事實。 當然,對第一線醫護人員來說,亦是需有更多的體察和學習,才可更有能量地處在「安寧」領域中。 今年院內仍沿襲舉辦一年一度之安寧療護研討會,期望提供院內外醫護人員,相關知能訓練及交流機會。本次特邀安寧團隊中之醫師、社工及精神科醫師,以三個面向針對該議題提出分享。 其中包括:討論臨床醫護人員對「疾病告知」之現況及困境;次而了解以社工角度如何去「評估病患及家屬之需求」並以家庭會談進行處遇;最後,回到直接服務的醫護夥伴,在照顧病患家屬的同時,如何覺察並做到自我照顧。以連貫式之議題設計,展開此次安寧研討會。針對三項議題,內容分別簡述如下: 1.病患在有「知」的權利下,醫護人員對於疾病告知,該抉擇怎麼說?何時說?直接和病患說?還是由家屬轉達?或者…因家屬的擔憂,而有「善意」的隱瞞?上述種種,在醫療現場上多需依不同狀況而有所調整,而其中也依醫護人員之判斷及個人價值而有差異。 2.病患及家屬在面對癌症當下,家庭系統相對地有巨大變化。社工關注的除了以病患為中心外,另需將其病況發展放入家庭階段及互動等脈絡中,整體了解及評估家庭需求。再視個別狀況,以家庭會談方式,建構團隊、病患及家屬相互溝通及問題解決的平台。 3.醫護人員每天在面對病患、家屬及其繁複情緒的壓力下,如何覺察及照顧個人情緒,以維持足夠的力量從事醫護工作。講師提出有關個人症狀發現、團隊支持功能及自我照顧之實際方式等,供臨床護理人員參考運用。 透過本次研討會,期待帶給參與者新的思考點,並可嘗試融合於臨床工作中;當然,亦提醒參與者在照顧好病患及家屬之時,也不忘給個人覺察和喘息機會。讓安寧工作者,保持一定地能量,在該領域中,好好陪伴病患,亦照顧好自己。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新知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