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卷第十二期 112年12月1日發刊
鼻科微創手術新進展
長庚醫學週 打造擴展醫學新視野平台 實現「傳承、精準、創新」三大目標
◎長庚醫學週大會主席 簡榮南教授
今年長庚醫學週於 10 月 21 日與 22 日展開正式議程,主題為「長庚醫學新視野」,強調傳承、精準及創新。共邀請 22位國外重量級的專家學者參與,分別來自歐洲、美國及亞太地區。此外,亦有國內多位不同醫院與研究單位的專家共同參與。

醫療未來的走向千變萬化,從業人員面臨極大的挑戰,但也慶幸有機會接觸到眾多的新事物,經由國內外專家討論共同關注的新議題,期待發揮以會會友的效益。

21 日的長庚醫學週首先由長庚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林口長庚陳建宗院長及筆者致詞,接著邀請新加坡 SingHealth 的CEO、法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以及行政院長陳建仁等貴賓致詞,隨後即展開六個會場的議程。

今年長庚醫學週結合了醫學研究、醫學教育、實證醫學、臨床醫療、跨領域醫療照護等範圍,內容從基礎到臨床,臨床領域更包含了基層醫療論壇。在人工智慧 (AI) 的論壇,除了醫療領域之外,也加入了 AI 在實證醫學的應用,讓年輕的學員學習更有收穫。

精準醫療是此次會議的重點,從細胞治療、精準醫療的應用、免疫遺傳與精準醫學,直至後疫情時代的精準醫療等相關議題全數涵蓋其中。神經科學、乳房醫學、AI 於眼科與外傷運用等皆有亮眼的成績展現。此外,醫學教育的重點則在於跨文化的議題,現今全球醫學教育均強調跨文化的重要性,長庚醫療體系亦與新加坡、澳洲及美國共同進行國際合作跨文化的研究。在實證醫學方面則是探討「當 AI 遇到實證醫學」,是相當有趣的主題,創新部分還包括基因醫學研究、微菌叢等。

林口長庚是台灣地區最早引進質子治療的醫療機構,如今北醫附醫亦啟動質子治療,台北榮總則發展重粒子,議程中一併討論兩大重裝備治療,醫學的進步是建構於證據,合作及競爭都有利於臨床醫療的正向發展。

基層醫療與醫事領域的全人照護往往受到忽略,由曾在長庚醫院任職的開業醫所組成的長庚醫師聯誼會一向與醫院保持連繫,此次長庚醫學週特別保留二場次給基層醫師,藉由學術活動彼此交流。

另一個會場則提供醫事領域含護理師、藥師、聽力師、呼吸治療師、醫檢師、放射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營養師等職類,進行全人照護暨教學創新成果分享。

本次醫學週首度於長庚醫療體系與桃園市政府新建置的桃園轉運站長庚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交通的便利性與設備環境的尖端舒適,也受到與會者一致好評。
         
 
封面故事
惱人的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有救了!
鼻部及顱底腫瘤的內視鏡手術治療
過猶不及!精準鼻中膈手術徹底解決鼻塞,迎接暢快呼吸
利用 3D 列印手術導引板於鼻骨截骨手術提升彎曲鼻矯正成功率
心靈點滴
關於離別
兒童醫療
幼兒患有膀胱輸尿管逆流該怎麼辦
本月主題
鼻科微創手術新進展
焦點話題
2023 長庚醫學週 首場聚焦醫療數位轉型 加速提升醫療品質
長庚醫學週 打造擴展醫學新視野平台 實現「傳承、精準、創新」三大目標
長庚為您爭口氣,呼籲國人重視肺部功能保養 三萬人響應長庚永慶盃路跑
台灣微創醫療新紀元∼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直覺公司台灣分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提升弱勢兒少醫療健康與福祉∼高雄長庚用「愛、行動、力量」守護兒少
「長庚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啟用,開啟桃園國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