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卷第八期 112年8月1日發刊
心臟衰竭治療進展
善的種子若能扎根,愛的力量就能蔓延
◎林口長庚養護課工務技術師 莊其晉
曾經在網路上的交流板看到一則貼文:「今天是個辛苦的日子,但感謝某個人願意伸出溫暖的手拉住了我,我因此就可以再多活一天。」而這個某人可以是家人、同學、老師、同事,或甚至是在網路上留言的任何一個陌生人。只要對他人可以多一些了解,多一點同理,這世界便會多很多的溫暖。

在我進到林口長庚社會公益關懷團隊之前,我雖與人為善,但對於做慈善這件事其實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及行動,大致認為行善不外乎就是捐錢。對於薪資要維持家庭生活開銷,要再捐錢助人,老實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直到某天接到院內吳心煦護理長一通來電,表示醫院有個公益活動,問我要不要跟著去安養院做公益關懷老人家,未曾參加過公益活動的我因此而參加了人生第一場公益活動。那場活動開啟了我不同的視野,因為在安院養院中每個長者幾乎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故事的背後身上都帶著一些傷病:有的行動不便需要別人扶持,有的需要鼻胃管灌食,有的精神狀況不佳,還有的因為臥床而未出現與志工同樂。我發現我們的出現,讓他們臉上出現了一絲微笑,他們覺得不是被遺棄的一群人,當然我也加入與長者互動的過程,原來施比受更有福就是這麼簡單。

有了第一次的美好體驗,隨後我也在時間允許下多次參與這樣的活動。其中一場公益活動讓我印象深刻,有位長者 92 歲,因耳朵嚴重重聽,因此平時幾乎沒有人跟他說話。那場活動我用極大的聲音跟他聊天,那位長者跟我說:好久好久沒有說話了﹗因為聽力的關係,沒有人要跟他說話,而他的兄弟姊妹、太太、小孩也都不在了,只剩下他的孫子一個月會去看他一次,而看他的那一次就是要付錢的日子。說著說著阿公的眼眶紅了,而我內心的滋味也是酸甜苦辣,久久無法平復。

邀請我加入的吳心煦護理長本身就是熱愛公益的長庚好夥伴,在工作繁忙之餘撥出時間參與這個活動,她說鎂光燈下的主角不是我們這些公益志工,而是坐在安養院內的長輩,聽著她分享過去參加幾場的公益活動,突然言語哽咽了,因為她想起了住在新竹老家 82 歲的高齡父親,長年洗腎,而她卻無法為父親多做些什麼,每次回新竹就只能靜靜的陪在父親的身邊。所以心煦護理長常常跟我們這些同事分享,除了要關心安養院的長輩,自己的家人也不能忘記,要多給予關心及陪伴。

另一個感人的故事是分享自長庚國際醫療中心廖麗娟護理師跟黃惠珠護理長,在一場安養院公益活動中有一位來自越南的長者,緊緊的握著麗娟的手,用不流利的中文不斷訴說故鄉的美好。因為工作緣故常服務國際病人,她們在面對新住民長者也格外覺得不捨。那一次公益活動感觸特別深的是原來愛是不分性別、國界與你我的。

投身公益活動後的我,發現公益跟慈善其實並不一樣,慈善通常是給予,就像是捐錢的實際幫助;但公益是參與,不是看花多少錢,而是喚起多少愛心。愛的傳播就是從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公益小情扎根開始蔓延,讓施與受的人都能感受到喜樂與溫暖,因此讓初衷及善意的種子扎根駐留,真的很有意義。
         
 
封面故事
心臟衰竭治療新指引
SGLT-2i 的「心」作用
心臟衰竭的外科治療
心臟衰竭之復健運動
醫學報導
認識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
特別報導
林口長庚護理部王琦督導榮獲 2023年台灣傑出護理人員獎「服務奉獻獎」
社服園地
長庚紀念醫院2023永慶盃路跑
心靈點滴
善的種子若能扎根,愛的力量就能蔓延
中醫報導
中醫輔助治療失眠焦慮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文化村五大驚喜記事本
兒童醫療
睪丸不見了∼認識回縮性睪丸
本月主題
心臟衰竭治療進展
焦點話題
神經母細胞瘤癌童福音∼大規模跨國臨床試驗證實GD2 抗體免疫療法效果卓越!
精準醫療治癒罕見骨盆腔肉瘤
罕病威爾森氏症∼積極治療與飲食控制仍可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