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飲食要注意 闔家歡樂過新年 |
 |
◎林口長庚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吳宜真 |
 |
 |
 |
 |
 |
忙碌了一整年,春節假期終於來了,許多人計畫旅遊,也有些人想賴在家裡放空。不論您選擇何種方式,除夕夜大家總會聚在一起圍爐吃團圓飯,滿桌的大魚大肉希望來年也能豐衣足食;守歲時開心聊天之餘糖果、餅乾、瓜子、開心果等零食更是樣樣不可少,大吃大喝的結果除了年後體重上升,慢性病人年後回診抽血報告更是滿江紅,嚴重者則胃腸不適掛急診,讓原本開開心心的年,留下一些遺憾…到底我們該怎麼「吃」,才能健康過年呢?下列提供幾點原則供大家參考。 採買年貨應適量 食品資訊要注意 過年想吃得健康豐盛,從採買年貨開始規劃,剛剛好就好,切勿囤放,食材有缺隨時可至量販店購買,才不會年後還剩一堆食材或菜餚。 採買年貨時應特別注意保存期限、成分、產地及儲存環境是否恰當等,特別是散裝食品,較難分辨來源,更應特別小心。選購乾貨,應注意產品色澤與氣味,避免購買外觀鮮豔、過於雪白或聞起來有刺鼻異味的產品;買回家的乾貨食材,建議以清水或溫水浸泡30∼60分鐘並沖洗後,再下鍋川燙,烹調時開蓋並煮沸,可以使二氧化硫揮發而減少殘留於食材中。選購冷藏或冷凍食品應注意保存的環境溫度控制,避免購買到失水、含冰霜或軟化的產品。罐頭類食品購買時注意外觀是否有膨罐、髒污、生鏽、凹罐、密封不全或是真空鈕浮起等問題。也要留意衛生局、消保會等相關單位針對年貨進行抽檢調查,提供參考的年貨消費訊息。 慎選烹調方式減輕身體負擔 「年菜」免不了大魚大肉,往往高油高熱量,缺乏蔬菜纖維質,建議多加些新鮮蔬菜,6大類食物都要有,並且改變烹調方式,即可吃到營養美味又沒負擔的年菜。此外,不少象徵吉祥的食材類,如:元寶(水餃)、蘿蔔糕、年糕、芋粿、湯圓等都是澱粉,也需注意控制份量。 在烹調時可多用水煮、清蒸、涼拌、烤、燒等方式烹調,也可以使用不同顏色蔬菜做搭配,減少油炸、油煎、勾芡、糖醋等烹調方式,例如:以清蒸魚取代糖醋魚,以白斬雞取代炸雞、以蔬菜清湯取代大骨湯,減輕身體負擔,也不要一次煮一大鍋年菜,剩菜又再三加熱,如此會造成營養成分流失,也會越熱越鹹,增加身體負擔。 注意均衡飲食 切忌暴飲暴食 許多人都避諱於過年期間去醫院,但過年期間的急診卻常人滿為患,求診原因大部分都是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急性腸胃炎。過年期間容易吃較多過於油膩的大魚大肉、不易消化的年糕和湯圓、飲酒過量及剩菜未保存好而造成細菌滋生,這都是容易造成腸胃及身體不適的原因。 另外,建議有慢性病的病人須遵循營養師飲食建議,不適宜的食物淺嘗即可,以下簡單提醒: 一、瓜子、堅果、糖果、零食,其熱量不容小覷,一不小心就容易攝取過量,須注意堅果類雖然是較為健康的選擇,但其本身亦是油脂類所以熱量不少,而且市售堅果許多都會調味,如:香酥、鹽味、蜜汁等,不小心鈉含量及糖分攝取就超標了,建議可以選小包裝的無調味堅果,其餘零食、糖果、肉乾等建議購買小包裝,淺嘗即可。或是選擇熱量低又有飽足感的無調味蒟蒻干、無調味海苔片。水果部分適量攝取,避免果乾或果汁食用,才不會吃入過多糖分。 二、別忘了水分的攝取,可以以茶代酒,但不可以忘記喝水。 三、避免一直在家打麻將、看電視吃東西,可以多去戶外走走運動運動,避免肥油一點一點地堆積在身上。 只要掌握上述的原則,相信大家都能健康快樂過好年。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中醫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