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卷第十一期 105年11月1日發刊
長青護理之家十五週年專刊
音樂陪伴長輩團體活動之運用
◎長庚護理之家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李潔妤◎長青院區社服組社工員 王嘉瑋
音樂是最直接有力觸動情緒、感官及身體的工具,心理上,住民可透過音樂自然表現出喜悅、悲傷的情緒;認知上,可以透過熟悉的旋律幫助長輩回溯過往的回憶,並且訓練記憶力及激發學習能力;生理上,利用音樂作為媒介可增進復健的動機及樂趣。
根據宋惠娟學者研究指出:「護理之家住民因受到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退化性疾病所帶來身心障礙的影響,導致許多老人有身體功能下降、憂鬱、社交功能退縮等現象」。而從施以諾及蘇逸珊學者研究指出:「音樂治療可以改善病人的憂鬱症狀、控制病人的疼痛、改善人際互動,甚至是增加求生動機」。傳統的復健治療對於慢性患者,因重複性的治療內容,漸漸地減少積極治療的動機,透過音樂治療,除了音樂本身可降低焦慮,改善心情及提供娛樂外,藉由活動設計也可以誘發出患側主動關節活動,進而達到治療目的。
在老人照護中,有許多音樂治療模式可採用,筆者採取歌唱團體及音樂動作團體/樂器活動,來成為我們團體治療的類型。團體進行方式為一週一次,每次一小時,前半段由社工主持,團體開始帶領各住民作一週心情回顧及分享,並即時給予回饋及促進成員間互動。其次挑選喜愛的歌曲,並透過歌曲特性引導住民作主題性討論,例如:共同年代回憶、特定主題討論,目的在於鼓勵住民表達自我感受並回溯正向及美好的回憶,透過音樂團體給予住民社會心理層面照顧如下:
一、心理層面
歌唱可以改善心情,提升安適感及愉悅感,住民喜歡把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在團體中分享給其他成員,負向情緒也可在團體中作適當的宣洩,並且在團體中得到正向的支持。
二、社交功能提升
透過每次團體的聚會及分享,增進彼此的熟悉度之外,團體成員也開始關心彼此的生活,住民彼此的友誼從課程中延伸到課程外,藉由音樂團體的機會為住民創造新的社交圈。
三、增進家庭成員互動
透過定期舉辦發表會活動,邀請家屬共同參與,家屬的參與除了給予住民實質鼓勵及肯定外,亦可增進家庭成員間互動創造共同的回憶。
四、提升團體內外住民正向能量
透過公開團體表演可提升住民自信心及自我肯定,同時也激發台下住民自我實現的正向能量,並鼓勵住民表達實現圓夢計畫。
中風患者常見患側肢習得廢用(Learned non-use)現象,傾向使用健側肢體,來取代患側肢體執行日常生活中功能性任務,故後半段由職能治療師帶領音樂動作團體,藉由雙側肢體的活動設計,增加患側肢使用頻率及活動度;在輕快的音樂下,使用患肢敲打著樂器,或是藉由球類,安排肩部上舉、手肘伸直等動作,增加患側肢的使用意願。除了上肢功能的訓練外,還有持續性注意力的訓練,活動過程中,住民需專注地聽著治療者的指令,做出每項動作;搭配著節慶,音樂團體的長輩也受邀表演,熟記歌詞及動作也是訓練之一,也漸漸地提升住民們的學習能力及記憶力。
音樂陪伴團體特色除了結合不同專業角度服務住民以外,更期待開啟活潑、多元的模式,提升住民生理、心理、社會各項照護品質。
         
 
封面故事
護理之家照護經驗
尊嚴、安全與專業的生活照護
護理之家之「頤養好食」
音樂陪伴長輩團體活動之運用
養「肌」防老~運動防跌
新聞紀要
「2016長庚永慶盃路跑活動」~兩岸五地同日開跑
讓服務的熱忱延續~恭賀台北、林口長庚服務優良獲獎同仁
又帥又強~江宏傑和福原愛因桌球結連理
醫療時論
談長庚長照十五年
醫學報導
肝癌的質子放射治療~讓年齡不再是問題
胰臟癌的質子放射治療
冠狀動脈痙攣性心絞痛
中醫報導
中醫藥調理過敏體質~補氣化痰預防氣喘復發
養生文化村報導
老頑童合唱團六週年團慶
病人安全
心房顫動病人如何選擇 新型口服抗凝血劑?
飲食營養
淺談腦中風飲食
兒童醫療
如何照顧過敏性鼻炎的孩童
增刊目錄
中耳積水
子宮內膜癌
尿道下裂
子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