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卷第九期 105年9月1日發刊
骨骼關節研究中心專刊
我們做到了∼盧彥勳四度進軍奧運殿堂
◎林口長庚骨科主治醫師 詹益聖
小時候盧彥勳看著哥哥盧威儒打網球的身影,耳濡目染下加上父親的引導,因而拿起球拍。原本父母希望盧彥勳把網球當作興趣就好,但盧彥勳在網球路上堅持全心投入,終於成為頂尖網球運動員,儘管父親在他高中時心肌梗塞驟逝,但盧彥勳化傷悲為力量,如今第四度登上奧運殿堂,代表他世界排名維持穩定水準,更是一種肯定。
盧威儒國小時就是網球隊,盧爸爸會帶著家人到球場看盧威儒練球,盧彥勳把撿球當作遊戲,也讓他喜愛上網球,甚至展現出優於哥哥的天份。一次出國比賽的機會讓盧彥勳視野大開,盧爸爸特別找前國手連玉輝當教練,盧彥勳除了世界排名持續上升,也沒有怠慢課業,以體育保送生身分考上建國中學補校,但接下來又面臨是否要成為職業運動員的抉擇。
青少年時期的盧彥勳有一年正在美國佛羅里達打陽光盃,盧爸爸突然因為心肌梗塞過世,家中頓時失去經濟支柱,他只得放棄出國留學的機會,選擇就讀國立體育學院(現為國立體育大學)並轉入職業網壇,盧威儒也兄兼父職,負責弟弟的訓練計畫,盧彥勳後來曾說過:「我很多東西都是受到父親影響,他一直是我打球的動力。」
盧彥勳化悲痛為力量,正式轉入職業網壇,在經費困難下「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盧威儒除了本身工作外,還幫盧彥勳安排賽程,尋求贊助,擔任聯絡窗口,盧媽媽後來也陪盧彥勳出國比賽。
就在這樣全家人同心協力下,盧彥勳世界排名逐步提升,2003年向德國教練霍多夫(Dirk Hordorff)拜師更是他網球生涯的轉捩點,突破世界前100名大關,是台灣第一位晉升世界百大的男子選手,儘管曾因傷導致排名下滑,但他的決心依舊堅毅,重返百大,生涯最高世界排名為33(2010年11月),在歐美選手為主的職業網壇,難能可貴。盧彥勳目前累計24座世界男子職業網球協會(ATP)挑戰賽男單冠軍(統計至2015年6月的伊爾克利挑戰賽),因而有「挑戰賽之王」的美名。
四大滿貫賽之一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是盧爸爸生前最愛的比賽,2010年溫網,盧彥勳擊敗前球王、美國名將羅迪克(Andy Roddick)晉級男單8強,締造生涯重要里程碑。盧彥勳獲勝瞬間把手指向天,將榮耀獻給天上父親,而守在電視機前的盧威儒和盧媽媽激動到抱在一起哭,盧彥勳用堅強的鬥志感動所有台灣球迷。
32歲的盧彥勳在網壇已算老將,今年初手肘在澳洲開刀清除小碎骨,並在長庚醫療團隊的照護下5月初回到賽場,6月18日終於確定取得里約奧運男單參賽資格,第四度前進運動員殿堂。盧彥勳說:「我們做到了。」而這樣的成就來自於背後膽大心細的評估。
盧威儒表示,今年初放棄連續參加澳洲公開賽,接受開刀治療,經過6個月未出賽,獲得ATP特別保護排名(protect ranking)79名,並選擇用這個排名來報奧運。根據ATP規則,傷後復出可以8次使用保護排名來報名賽事,因此計算第一階段盧彥勳應該在取得奧運資格邊緣,不見得會進入,但因為今年奧運沒有職業積分,且在美網和辛辛那提等大賽之前,一定有職業選手不參加奧運,所以第二階段應該補得進來,名單公布,確定盧彥勳將可以揮軍里約奧運,團隊放下一個重擔。
2004年雅典奧運,盧彥勳首度在奧運亮相,最終第一輪止步;2008年北京奧運,他首輪爆冷力克英國名將莫瑞(Andy Murray),最終打到第三輪;2012年倫敦奧運,盧彥勳則在首輪遭到淘汰。
對於四度前進奧運,盧彥勳滿懷感恩,感謝上帝再給他一次機會,感謝這段期間相信他能參加奧運的所有人和團隊,謝謝體育署鼓勵和提供資源,感謝贊助商,尤其在這段受傷期間,依舊支持和贊助,期許自己拿出最佳表現回報大家。
         
 
封面故事
人工關節感染的發生及其影響
創傷骨科醫師的賽局∼骨折與新式鎖定鋼板
骨組織工程的研究與臨床應用
從基礎到臨床應用看富含血小板血漿之發展
擴張式椎弓骨釘於嚴重骨質疏鬆椎體之應用∼骨釘設計與合併施用骨
新聞紀要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交接
護理之家襪子娃娃守護小天使活動
「仲夏•綠藝•協奏曲」長庚藝文活動
基隆大專志工招募紀實
我們做到了∼盧彥勳四度進軍奧運殿堂
醫療時論
骨科學發展的契機∼骨骼關節研究中心的成立
養生文化村報導
我所體驗的長庚養生文化村
病人安全
生死一瞬間∼談兒童心肺復甦術指引
飲食營養
養食防老
我心深處
我與美玲的真善美
白話醫學
巨刺
兒童醫療
高雄長庚雷特氏症整合醫療門診的先鋒道路
增刊目錄
椎間盤突出
脫臼
骨折外固定器
髖關節脫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