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五期 113年5月1日發刊
兒童餵食困難
如何處理孩童急性腹瀉
◎台北長庚兒科主治醫師 顏大欽
腹瀉在孩童期很常見,嚴重時可導致身體脫水,電解質不平衡,潛在病因也可引起腸胃或其他身體器官產生病變,若沒及時適當的處理,小於5歲的孩童,很容易有嚴重的合併症,甚至引起死亡。腹瀉的定義是指孩童1天有3次(含)以上水樣或稀狀的排便,嬰兒期一天排便的次數超過正常次數的2倍(含)以上也要考慮腹瀉。急性腹瀉是指腹瀉的時間小於7天,超過兩週以上則為慢性腹瀉。孩童每天正常排便的次數(頻率)及軟硬度(性狀)隨著年齡及飲食而變。較小嬰兒可能一天3∼10次排便,較大嬰兒及孩童正常一天約1∼2次排便,診斷腹瀉時,要比較孩童平時正常的大便狀況,排便的性狀比次數更重要,如果排便是成形的,一天較多次也不是腹瀉。
急性腹瀉的原因
最常見是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感染性腸胃炎,與汙染的食物或水有關,其他原因包括寄生蟲感染、使用抗生素的副作用,非腸胃型感染及其他少見原因。感染性腸胃炎傳染途徑是經手的糞口接觸傳染。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腸胃炎,台灣好發在冬天季節,以輪狀及諾羅病毒最多,常先嘔吐,再出現發燒(>38℃)、水瀉,可伴有頭痛、腹絞痛、肌肉痛、食慾下降,接觸感染後12小時∼5天內發病,若無合併症,3∼7天內可逐漸好轉,支持性療法最重要。諾羅病毒感染時,嘔吐是很明顯的症狀。細菌引起的感染性腸胃炎,初期嘔吐較少,有反覆高燒及大便中有血絲或黏液的腹瀉,伴隨腹痛的比例較病毒性高。台灣最常見是夏天的沙門氏細菌,除支持療法,某些狀況(較嚴重感染或年齡小等考量)必須用抗生素殺菌治療,避免細菌引起腸阻塞、腸穿孔或擴散的合併症。
急性腹瀉的評估
腹瀉會造成孩童脫水及電解質喪失,所以要學會評估脫水的嚴重度及補充脫水的居家方式,注意孩童腹瀉的次數及大便的性狀,伴隨的症狀例如發燒、嘔吐、腹痛等,提供醫師找出病因及治療參考,也要知道何時應就醫處理。就診時,醫師會針對孩童作身體檢查及安排血液或大小便等檢驗或影像檢查,評估脫水嚴重度及找出腹瀉病因,給予適合的治療。
腹瀉居家的處置建議(針對感染性腸胃炎)
飲食建議:無脫水情形,維持一般性食物種類的飲食,嬰兒可以繼續餵食母奶。有輕度脫水,先使用口服脫水補充液補充喪失水分及電解質,少量多次餵食,補充完脫水量後,開始一般食物種類的飲食,剛開始也是少量多次,若接受度不錯,再增加餵食量及減少次數。有嘔吐的孩童,更不宜一次大量餵食,病程中若有再嘔吐或腹瀉,可再以口服脫水補充液補充來避免脫水。
監測是否有脫水惡化:輕度脫水症狀包括口腔黏膜微乾、口渴感稍增加、小便輕微減少、6小時內仍有小便。中度以上脫水,水便量變更少且更黃、哭時眼淚減少、口腔黏膜更乾、眼球下陷、四肢皮膚摸起來較冷、活動力較差或較躁動。中度以上脫水應該諮詢醫師處理。
一般食物種類的飲食建議:
1.大部分腹瀉孩童可以接受奶製品,牛奶不需要稀釋,除非孩童有牛奶過敏或乳糖不耐症。
2.建議食物包括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如米飯、小麥、馬鈴薯、麵包),瘦肉、優格,水果及蔬菜,避免高脂肪性食物。
3.不需要限制孩童只能進食清淡的液體或BRAT飲食(banana香蕉,rice米飯,apple蘋果,toast吐司),這樣會造成營養不足。
4.避免蘋果、水梨、櫻桃果汁及其他有高糖分的飲料,如可樂、運動飲料,糖分過多會引起腹瀉,且電解質會補充不足。
口服脫水補充液治療:口服脫水補充液治療是簡單、安全有效補充脫水的一種治療方式。口服脫水補充液含有水分、葡萄糖及電解質(鈉、鉀、氯),是嘔吐或腹瀉時所喪失的成分,藥局、醫療器材店或醫療院所可以購買(例如益兒壯、小沛液、水優等)。口服脫水補充液不能治療腹瀉,但可以治療脫水,口服脫水補充液不建議在家自己泡製,若配方錯誤反而引起不良的結果。輕度脫水的孩童居家可給口服脫水補充液,補充方法要諮詢醫師。以原本體重10公斤孩童為例: 先計算輕度脫水需補充的量,約500cc(每公斤50 cc), 補充的量平均分配4小時,算出每小時補的量約125 cc, 初期少量多次給予,以湯匙(約一匙5cc),每1∼2分鐘餵食一次,若耐受度不錯,可增加每次量,延長時間。
藥物:止吐藥在持續嘔吐無法喝口服脫水補充液時可短暫使用。益生菌對於急性感染性腹瀉可以減少腹瀉的時間。抗生素在細菌性腸炎某些情況下會使用,幫助殺菌避免擴散。若腹瀉嚴重,可以使用有吸附效果的止瀉藥物或抑制腸分泌的止瀉藥物改善腹瀉,抑制腸蠕動的止瀉藥物不建議在孩童使用,其危險性多過好處。鋅的補充在開發中國家可以考慮,可改善孩童腹瀉。
預防擴散:父母應避免腹瀉孩童感染到自己及家人,加強洗手及處理好尿布及排便,將生病孩童與學校或日間照顧中心隔離。使用水及肥皂洗手是最有效預防感染方法。酒精性洗手液無法預防所有感染性腹瀉(如諾羅病毒),如果手已污染,應以水及肥皂洗手清洗為主。
下列情形,腹瀉孩童建議就醫處理
1.血便
2.拒絕進食食物或水幾個小時
3.中度或重度脫水
4.反覆腹痛或腹痛嚴重
5.行為變化,包括嗜睡或反應變差
6.反覆嘔吐或嘔吐物有綠色膽汁或出血
7.其他引起孩童不適或居家無法照顧時
結論
孩童急性腹瀉最常見原因是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感染性腸胃炎,經由支持療法及適當的藥物,大都會逐漸好轉,若沒有脫水,可以進食一般性食物,輕度脫水,以口服脫水補充液補充,之後再進食一般性的食物。若再嘔吐或腹瀉,可再以口服脫水補充液補充。使用益生菌會減少腹瀉。抗生素在細菌性腸炎某些情況下會有幫忙。腹瀉頻繁時,吸附效果或抑制腸分泌的止瀉藥物,可減少腹瀉情形,家中照顧者要加強洗手、隔離病童。監測小便量及精神狀態,有危險徵兆時,應立即就醫處理。
         
 
封面故事
嗜伊紅性食道炎∼被忽略的兒童腸胃道疾病
小孩也會火燒心?談兒童胃食道逆流
我好胖,我不敢吃飯∼認識神經性厭食症
家長如何面對兒童餵食困難
醫學報導
晶片檢測急性腎損傷,迅速提供臨床診斷
腎源性益生菌 Lm 在改善腎功能的研究新知
中醫報導
降膽固醇吃紅麴∼你吃對了嗎?
兒童醫療
認識兒童性早熟
本月主題
兒童餵食困難∼孩子好好吃飯也是一門學問
焦點話題
長庚質子治療大型肝癌突破
台灣跨性別手術的最新進展∼3D 內視鏡取腸併隱痕女陰成型術
台北長庚為 102 歲血液透析治療人瑞慶生
長庚達文西在中台灣、精準微創在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