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卷第二期 105年2月1日發刊
牙體技術中心專刊
牙體技術師之現況與發展
◎台北長庚一般牙科暨義齒補綴科主治醫師 陳必綸
於牙科門診常聽到患者要求牙醫師要把假牙做得自然好看、舒適耐用,當然臨床上之檢查診斷、治療計畫及其執行到義齒製作時之口內牙齒修形、印模、咬合記錄均需由牙醫師來執行,但翻製成模型後到義齒完成則有賴「牙體技術人員」於牙科技工室中經過多道專業繁複且精確之工作,才會完成義齒成品,再交付牙醫師於患者口內試戴並完成義齒修復。醫師、藥師、護理師職類大家經常接觸,但「牙體技術人員—包括牙體技術師與牙體技術生」對多數人而言是較陌生之醫療人員職稱。此期之長庚醫訊之主題便是跟大眾談談牙體技術人員,介紹其養成與目前醫療法規情況、本院牙體技術中心之沿革與現狀、各式義齒之製作流程與技術及未來之發與挑戰,希望能使其他醫療工作人員與社會大眾更加了解「牙體技術人員」。
牙體技術人員早期常被稱為牙科技工,而對較有經驗者則稱之為師父,其養成多以師徒式之教育與學習,導致以往之技工常會做但不知基本之口腔解剖生理與材料科學,而無法發揮其專業知識來解決具特異性之案例。牙體技術工作是結合科學與技術,必須具有基本之口腔醫學知識、材料科學基礎加上美學之眼光,而由精巧之雙手去完成義齒。近來牙體技術人員之養成已納入有系統的牙醫學教育,原有專科技術科系部分已升格成大學學系,亦於醫學大學牙醫學院內設有牙體技術學系,可提升新進人員投入工作前之教育訓練。目前國內有臺北醫學大學與中臺科技大學兩所大學,樹人與敏惠兩所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五專)共四所院校設有牙體技術相關科系,每年約有250位畢業生,其畢業生可進入牙科技工所從事牙體技術工作,有部分走向醫療器具銷售業,亦有進入研究所從事牙科材料之研究者。衛生主管機關制定法規,「牙體技術師法」於民國98年1月23日公告實施,此後所有牙體技術人員必須通過考試院國家考試,由衛生福利部發給專業證照,並於各地方政府完成執業登錄與加入公會後才可執行牙體技術相關業務。其執業生涯須不斷接受規定的繼續教育課程,才能每6年更新執照繼續執業,故牙體技術人員已完全列入醫事人員職類之管理,各項醫療和教學之醫院評鑑亦包含牙體技術人員。
本院初創之時,於台北牙科內便有專屬之牙體技術人員,由具經驗之牙科醫師負責帶領與訓練。民國75年在院方全力支持下成立具規模且設備新穎之牙科技工室,延聘外國技師來協助訓練,並依製作品項與製作流程分組分工作業,負責長庚體系牙科之技工製作。現已正名為「牙體技術中心」,設於林口院區內,將近20位專業之牙體技術人員,皆具中華民國合格之牙體技術人員證照。分成固定義齒、活動義齒與矯正兒牙裝置三大組,各組再依製作專長與流程細分數小組,使每位技術人員能發揮其專長與效能。每週有案例報告與專題討論之學術活動,於每季舉行臨床牙醫師與牙體技術人員之跨領域聯合病例討論會,以求技術與學術並進,臨床牙科醫療與技術中心作業緊密聯繫。並於牙科部內設立牙體技術中心品質監控委員會,由臨床醫療主管與牙體技術中心各組長們組成,共同針對臨床與技術中心間之成品評估、行政事務之協調與新材料技術之引進等定期會議協商並追蹤成效。本院之牙體技術中心亦提供臨床住院醫師或實習醫師技工室操作與教育之場所,接受國內牙體技術科系學生之實習訓練,以養成下一代技術人員。故目前本院之牙體技術中心其規模、人員、自製之質量與教育訓練於全國醫院內之牙技工作居領先之地位。
服務、教學、新技術與材料之引進為本院之牙體技術中心之任務,但針對目前之各項醫院評鑑,各項教學與研究仍須牙體技術中心與牙科部共同合作與努力。傳統之牙體技術工作項目與流程已不能滿足當今之臨床牙科之需要,數位化之製程如電腦輔助設計和電腦輔助製造與3D列印等技術與材料之引進亦是未來發展之方向。技術人才是技術中心最重要之資產,資深人員之經驗承傳與新進人員之培育更是重要課題。(作者亦為林口長庚牙體技術中心臨床醫療主任)
         
 
封面故事
林口長庚牙體技術中心介紹
固定義齒的製作
活動義齒的製作
齒顎矯正活動裝置∼維持齒列的整齊美麗
全瓷修復系統的介紹
數位製程於牙科之臨床應用
新聞紀要
誰「羽」爭鋒∼戴資穎十年磨一劍
104下半年長庚體系榮譽事蹟彙編
平安健康歡度春節南北院區增設門診服務
醫療時論
牙體技術師之現況與發展
醫學報導
小耳症聽力重建新利器∼皮下植入型骨導助聽器
病人安全
綜合感冒藥面面觀
飲食營養
佳節火鍋慶團圓∼健康快樂吃過年
長庚健康影音館
生酮飲食∼吃好癲癇
兒童醫療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變的新希望∼淺談低溫療法
增刊目錄
脊椎滑脫症
肩關節內視鏡
麻醉
手術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