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五期 113年5月1日發刊
兒童餵食困難
胃食道逆流
◎基隆長庚胃腸科主治醫師 陳碩為
所謂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是指胃裡的東西逆流至食道,而引起一系列逆流症狀,甚或造成食道黏膜的傷害,是一種常見的上消化道功能障礙的疾病。
最典型的症狀包括心窩灼熱(俗稱火燒心)、或胸口燒灼感、酸水倒流、上腹部疼痛及吞嚥困難,也有一些非典型的症狀,例如:慢性咳嗽、氣喘、胸痛、咽喉部異物感、聲音嘶啞等,需要進一步與心臟、肺部及咽喉等其他器官的疾病作鑑別診斷。
在食道末端與胃連接的地方,有一圈環狀的肌肉將食道與胃分開,我們稱之為「下食道括約肌」,又稱「賁門」。它的功能是防止胃中的食物逆流進入食道。正常人的下食道括約肌是收縮的,只有當吞嚥、打嗝及嘔吐時才會打開。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患者,常常因為下食道括約肌的調節能力喪失,時常在不恰當的時間突然打開,導致胃酸逆流至食道。另外,像是胃酸分泌過多、胃排空的速度緩慢、食道黏膜的防禦作用被破壞及食道裂孔疝氣等等因素也是致病的重要機轉。
胃鏡是目前最常被選擇用來診斷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檢查工具,也是目前診斷的主流方法。胃鏡檢查有很多的好處,它一方面可以直接觀察食道黏膜上的病灶,評估逆流的嚴重程度,同時也可以看看食道是否因為反覆的胃酸刺激而有變性的細胞形成所謂的Barrett氏食道病變,因為這一種食道病變是有可能演化成食道癌的。但是有些患者臨床上有逆流的症狀卻無法在胃鏡檢查中觀察到肉眼可見到的病變,因此其他的診斷工具如24小時食道酸鹼度監測,食道X光攝影檢查等等方法也可應用於胃食道逆流疾病的診斷。
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治療方式有:生活型態的調整、藥物治療、以及外科手術,其中生活型態的調整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首先應避免暴飲暴食,應少量多餐,飯後不宜平躺。避免油膩、刺激性食物的攝取,不要吃宵夜,另外甜食、酒類、咖啡、濃茶、柑橘類也應避免。不穿過緊的衣物、減重、戒菸、睡覺時將床頭稍微墊高也有助於緩解症狀。
如果調整生活方式以後仍然效果不彰,則需要使用藥物治療。一般制酸劑(例如胃乳片)、黏膜保護劑及胃腸蠕動促進劑,能緩解輕度症狀。症狀嚴重的患者有時候需要使用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甚至是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但是胃食道逆流疾病停藥後復發率很高,尤其是症狀較嚴重的病人,可能需要長期使用藥物治療。若經由藥物治療無效或出現食道狹窄、食道炎出血等嚴重併發症時,則應考慮採取外科手術治療。
         
 
封面故事
嗜伊紅性食道炎∼被忽略的兒童腸胃道疾病
小孩也會火燒心?談兒童胃食道逆流
我好胖,我不敢吃飯∼認識神經性厭食症
家長如何面對兒童餵食困難
醫學報導
晶片檢測急性腎損傷,迅速提供臨床診斷
腎源性益生菌 Lm 在改善腎功能的研究新知
中醫報導
降膽固醇吃紅麴∼你吃對了嗎?
兒童醫療
認識兒童性早熟
本月主題
兒童餵食困難∼孩子好好吃飯也是一門學問
焦點話題
長庚質子治療大型肝癌突破
台灣跨性別手術的最新進展∼3D 內視鏡取腸併隱痕女陰成型術
台北長庚為 102 歲血液透析治療人瑞慶生
長庚達文西在中台灣、精準微創在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