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
◎嘉義長庚視網膜科醫師 黃柔蓁 |
 |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是一種糖尿病的併發症,是因視網膜血管變化而造成,這些被破壞的血管可能滲出液體或血液,造成視覺影像模糊、扭曲或部分阻斷。 根據研究顯示:如果罹患糖尿病超過20年以上,99%的第一型糖尿病病人,和大於60%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都會有不等程度的視網膜病變產生。初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大多自視網膜周圍開始,因中央視力不受影響,故病人往往沒有發覺,然而此時為治療的黃金期,眼科醫師可藉由視網膜周邊雷射抑制出血,避免血管繼續惡化生長。若於初期病變時未控制,之後會惡化至中央視網膜區域,此時視力已大大受損,嚴重者會導致「增值性」視網膜病變(表示長出新生血管)進而產生玻璃體出血或牽引性視網膜剝離,此時須藉由手術玻璃體內注射藥物或玻璃體切除手術來治療,治療後或許可保持一些視力,然而卻已大不如前。 早期診斷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防止視力喪失最好的方法。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無任何症狀,很多於新陳代謝科拿糖尿病藥物的病人,都會於新陳代謝科接受免散瞳眼底攝影,然而因免散瞳機器,難以拍攝到周邊視網膜區域,但初期視網膜病變往往自周邊視網膜開始,故病人仍應每年至少一次,讓眼科醫師定期做散瞳眼底檢查。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特別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白話醫學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