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104年2月1日發刊
基隆長庚守護腎利人生∼創造卓越醫療專刊
心臟疾病的飲食原則建議
◎林口長庚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葛惠慧
每次到心臟內科加護病房訪視病人時,總會遇到無法接受供應低鹽、低油、低膽固醇或專為糖尿病等治療餐點的病人對著我抱怨:「營養師,你叫我平常吃這麼清淡是不可能的!現在是因為要命才會勉強自己吃的喔!」此時,我只能盡我的職責苦口婆心地說明治療餐點的好處,並鼓勵病人持續接受治療餐點。當然,也會遇到已經改變飲食口味的病人跟你道謝:「營養師,謝謝你們以前教我怎麼吃,我發現自己進出加護病房的次數已經大大地減少了,水腫的情況也可以稍微控制而且比較不會覺得喘了,可見得平時還是要注意控制一下飲食的!」。
國人死因自民國97年起以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第10版(ICD-10)進行分類統計,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國主要死亡原因最新之結果,可得知民國102年死因順位依序為,第一名是惡性腫瘤有44,791人數,第二名是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17,694人數,第三名是腦血管疾病11,313人數,第四名是糖尿病,第五名是肺炎,第六名是事故傷害,第七名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第八名是高血壓性疾病,第九名是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第十名是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其中最令人注意的是從民國97年起至今,十大死因中大多是慢性疾病為主,而第二名均是心臟疾病,所以更需要積極營養飲食的介入!
較為大眾熟知可保護心血管防止冠心症發生的首推地中海型飲食(Mediterranean diet),根據維基百科對於地中海型飲食的定義:地中海型飲食法,是一種現代營養學建議的飲食習慣,其發展的靈感來自於南義大利、希臘、西班牙等地的傳統飲食方式。這種飲食方式的特徵,包含高比例地食用橄欖油、豆類、未精緻化的穀類以及蔬菜,中高比例食用魚類,適度食用奶製品(通常是起司、優格)和葡萄酒,以及低比例食用紅肉與其肉類製品。
而在2013年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也特別強調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助於降低引發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三個風險因子:高血膽固醇、高血壓及體重超重。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美國心臟學會建議的飲食原則,並稍微修正成國人較常用的食物分量觀念解說。
一、高纖的全麥(每天6至8份)
一份主食類相當於1片土司(薄片)=1個小餐包=麥片20公克=1⁄4碗煮熟的米飯=1⁄4個饅頭=1⁄2碗麵食類,您所攝取的分量中至少一半應為高纖的全麥,多選擇全麥麵包、全麥餅乾及糙米全穀類食物。
二、蔬菜(每天4至5份)
一份相當於100公克未烹煮的蔬菜類=1⁄2碗煮熟的蔬菜。建議食用各種顏色和多種類的蔬菜,特別是深色蔬菜,例如,菠菜、胡蘿蔔及花椰菜。
三、水果(每天4至5份)
一份相當於1個中型水果(約為棒球的大小)=1⁄2根香蕉=葡萄13顆。建議食用各種顏色和多種類的水果,特別是深色的水果。
四、瘦肉、禽肉和魚肉(每天的煮熟後分量不超過6盎司)
3盎司的分量約為一疊撲克牌的大小,每週至少食用2份含豐富omega-3脂肪酸的魚類,例如鮭魚、鱒魚和鯡魚。去除肉類脂肪及禽肉皮。換成國人較常用的食物分量說法,每天大約建議為5份的肉魚豆蛋類,一份約相當於1兩(生重)的肉類=30公克(熟重)的肉類=1顆雞蛋=黃豆20公克=毛豆60公克=240 cc豆漿。
五、堅果、種子和豆類(每週4至5份)
一份相當於1⁄3杯或1又1⁄2盎司堅果;2匙或1⁄2盎司種子;1⁄2杯煮熟的豆類(乾豆或豌豆)。換成國人較常用的食物分量說法,堅果種子已合併於油脂類中,一份相當於腰果5∼7粒=各式花生10粒=開心果10粒=瓜子1湯匙(約50粒)=南瓜子跟葵花子1湯匙(約30粒)=黑(白)芝麻2茶匙。
六、脫脂、1%脂肪和低脂的乳製品(每天2至3份)
一份相當於1杯牛奶或優酪乳或1又1⁄2盎司的低鈉、脫脂或低脂乳酪。乳酪(低鈉、脫脂或低脂)的攝取量應不超過每盎司3克的脂肪,且不超過每盎司2克的飽和脂肪。
七、脂肪和油類(每天2至3份)
選擇每湯匙含2克以下飽和脂肪的油類,例如菜籽油、玉米油、紅花油、大豆油和橄欖油。另外務必將商店購買的食物、烹飪食品及蔬菜和麵包中所含的脂肪都計算進去,並仔細閱讀食品標籤,盡量避免食用「部分氫化」的油類和脂肪。換成國人較常用的食物分量說法,一份油脂類相當於各式油脂(植物油、動物油、麻油、椰子油、蛋黃醬、鮮奶油等)1茶匙。
八、糖和添加糖(每週5份或更少)
一份相當於1匙糖;1匙果凍或果醬;1⁄2杯冰沙、吉利丁;1杯汽水或水果飲料。每週不可飲用超過450卡路里或36盎司的含糖飲料。
其實在所有的治療餐點供應中,都是以均衡飲食六大類食物觀念為基礎,配合低油低鹽的烹調原則所調配出的。在加護病房中營養師的角色常常被認為只是一個輔助的功能,但相信一定有病人在這個時刻記住了治療餐點的原則及方式,在健康出院後即使只有改變一點點飲食習慣,相信也是阿姆斯壯成功的一大步!
         
 
封面故事
「守護腎利人生 創造卓越醫療」∼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慢性腎病防治
淺談慢性腎臟病之飲食
慢性腎病之照護
新聞紀要
陳昱瑞主委榮退典禮紀實
寒冬送暖 長者窩心〜長庚科技大學師生為社區老人提供健康服務
愛「癌」無懼∼抗癌勇士歌唱大賽
103年度下半年長庚體系榮譽事蹟彙編
104平安健康歡度春節假期南北院區增設門診服務
新北市委託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興建經營∼土城醫院動土奠基典禮
醫療時論
慢性腎臟病防治
養生文化村報導
巧奪天工 化腐朽為神奇
大學專欄
體型健康管理 談3D全身立體攝影系統與服務
病人安全
遍地開花的喜悅來自「柑仔店」的用心
飲食營養
心臟疾病的飲食原則建議
白話醫學
導航手術
生酮飲食
長庚健康影音館
戒菸與早期肺癌篩檢
兒童醫療
猩紅熱需要長期追蹤嗎?
增刊目錄
氧化壓力
電腦斷層血管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