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卷第六期 103年6月1日發刊
婦女代謝症候群專刊
淺談嬰幼兒副食品
◎林口長庚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林鈺珊
副食品是指除了母乳或嬰兒配方乳之外,供應給嬰兒任何含營養素之固態或液態食物。足月嬰兒的腸胃道與腎臟生理機能在約4個月大時,就已成熟到足以代謝消化母乳或配方乳以外的食物。除此之外,原本會不由自主地將食物從嘴裡吐出的嬰兒,也因嘴中的神經與肌肉發展而能開始啃咬咀嚼泥狀食物。
副食品除了提供營養素外,接觸新的味道可活躍腦的功用。寶寶在進食的過程中也可訓練整體嘴巴、下巴、及唇舌等部位,促進寶寶日後發音及說話的能力,太早或太晚開始餵食副食品都對寶寶有不良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小兒科學會建議,嬰兒成長至4∼6個月大時即可開始餵食副食品;歐洲小兒胃腸營養學會也建議父母不要在嬰兒小於17週,或晚於26週時餵食離乳食物。
好的副食品能填補母乳(或配方乳)與嬰兒一日營養素需要量之間的差距,供應富含熱量、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特別是鐵、鋅、鈣、維生素A、維生素C和葉酸)且適合全家大小享用的食物,但要小心過多刺激性的辛香料或鹽分,對嬰兒未成熟的腸胃與腎臟是很大的負擔。可多選擇價廉物美的當令季產食材,讓寶寶品嘗食物的原味,同時配合嬰兒先從用舌頭、接下來用牙齦碾碎而逐漸進步的咀嚼吞嚥機能,來調整食材的質地與形狀。
因嬰兒對病原體或毒物的抵抗力弱,在供應營養美味的副食品同時,要注意乾淨與安全,烹調時應徹底加熱將食材完全煮熟,烹調器具應時常煮沸消毒,以消滅細菌或病毒。
因嬰兒咀嚼技巧差,尚未學會有意志的咳嗽及清理喉嚨的技巧,未充分咀嚼的食物團塊會阻礙嬰兒的氣管,因此應避免攝取容易噎到的食物,包括:含果核之水果乾(例如葡萄乾)、硬的生水果或蔬菜(例如蘋果或紅蘿蔔)、未切且筋很多的肉、硬的糖果、花生等堅果類、爆米花、熱狗塊;此外嬰兒可能無法從嘴巴上方清理有黏性之食物,例如頂在上顎之花生醬、口香糖;不容易聚集一起之食物,例如洋芋片,可能掉到嘴巴後方,產生噎到的風險。
嬰幼兒時期的副食品除供應營養,更重要的是訓練嬰兒的咀嚼能力,亦可避免日後偏、挑食,造成長期的營養不良。
         
 
封面故事
青少年代謝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和代謝症候群
高危險妊娠婦女產後的代謝症候群風險
每福敏(Metformin)在婦女癌症的定位與詮釋
更年期與代謝症候群
新聞紀要
103年度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器官捐贈感恩追思大會
巨結腸症知多少∼巨結腸症家長座談會
林口長庚職場健康促進新策略∼「梯」出活力、健康雙「營」
醫療時論
孕產健康∼婦女的責任和權利
心靈點滴
「毛毛蟲」變「蝴蝶」了! 當我們「童」在一起∼ 2014新年
無聲無息的癌症
養生文化村報導
頤養安居樂惜福
病人安全
用藥權益要知道 嚴重藥害有保障
飲食營養
淺談嬰幼兒副食品
白話醫學
嬰兒腹絞痛
長庚健康影音館
長庚醫訊影音版∼雲端醫療資訊的新紀元
針灸骨傷知多少?求診中醫沒煩惱!
兒童醫療
孩童急性細菌性鼻竇炎
增刊目錄
雷射針灸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