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卷第十二期 101年12月1日發刊
心臟血管外科的新紀元專刊
兒童心臟內科醫師在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角色∼從介入性心導管術治
◎林口長庚兒童心臟內科主任 鍾宏濤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醫學的發展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從早期只能單靠心臟外科醫師的開心手術,發展到今日利用心導管介入術來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其發展之神速可謂一日千里。目前心導管介入治療包括:氣球擴張術或置入血管內支架來治療心臟瓣膜或心血管狹窄;利用螺旋線圈或動脈導管關閉器來栓塞未關閉的動脈導管或不正常的心肺血管;利用心中膈缺損關閉器來修補心中膈缺損(尤其是第二型的心房中膈缺損)等先天性心臟病。目前更朝向利用心室中膈關閉器來修補心室中膈缺損及運用心導管介入術來置換心瓣膜等更尖端的醫療技術邁進。以下僅就置放心房中膈關閉器發展的歷程來簡述介入性心導管術近幾年的進步。
回顧歷史,早在西元1976年Dr. King及Dr. Mills等人就曾在心導管室中,利用類似傘狀的關閉器來治療一位17歲女孩的心房中膈缺損。從此以後各大醫學中心的兒童心臟科醫師就陸續發展出各種不同的關閉器。目前安普拉茲中膈關閉器(Amplatzer septal occluder)可用來治療心房中膈缺損,已成為目前治療心房中膈缺損的主要關閉器。
所謂的心房中膈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 ASD)是指左、右心房間的中膈上有一個破洞,因為這個破洞的存在,會在心房間造成左到右的分流,因而在聽診時可以聽到心雜音、胸部X光攝影可以見到心臟擴大及肺血流量增加。在兒童期臨床上多數無明顯的徵兆,但是對於缺損破洞較大的病人,到年紀2、歲之後就容易有肺高血壓或心律不整,甚至出現心臟衰竭等臨床症狀。病人最好及早接受治療,否則到嚴重肺高血壓時,除治療心房中膈缺損外,更須合併施以肺臟移植手術。
由心臟解剖構造來看,心房中膈缺損可以分為第一型、第二型以及靜脈竇型三類。其中以第二型最常見,也是用介入性心導管術來置放心房中膈缺損關閉器的最佳位置。以往患有這類型心房中膈缺損的兒童或成人都必須要藉由心臟外科開心手術才能治療,如今可我們可以在心導管室中藉由「介入性心導管術」置放心房中膈缺損關閉器來治療。經由「介入性心導管術」不但減少病人住院的時間,更解除了病人因開心手術所必須面對的危險及苦痛。
目前在台灣這項「經心導管置放心房中膈缺損關閉器」的治療方法,已在2002年12月經衛生署公告,同意允許區域教學醫院以上的醫院在嚴格的規定標準下,得以施行此高科技的治療技術。而中央健康保險局也在有條件的情況(病童年齡在2歲以上、體重10公斤以上,單純性第二型的心房中膈缺損,其平均肺動脈壓不超過50毫米汞柱,且左到右的分流率大於1.5以上等條件下)於2003年12月同意以健保來給付這項醫療技術。
本院兒童心臟內科目前已成功地完成將近300例第二型的心房中膈缺損病人的心導管介入治療,而且其治療後的追蹤結果令人十分滿意。「介入性心導管術置放心房中膈缺損關閉器」必須在設備完善的心導管室中進行,治療過程中病人需全身麻醉,在經食道超音波的監測下,測量出心房中膈缺損的實際大小及位置,然後選擇適當尺寸的關閉器。最後藉由經食道超音波及X光透視機的輔助下,將適當的心房中膈缺損關閉器植入中膈缺損處。病人在治療後需接受胸部X光攝影、心臟超音波圖及心電圖檢查,若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即可出院。整個療程只需住院3∼4日,病人身上不留疤痕,爾後只要在兒童心臟內科門診追蹤檢查即可。為了防止細微血栓的產生,病人在置放關閉器後必須服用6個月低劑量的阿斯匹靈。至於置入的心房中膈缺損關閉器終身不必取出或置換。目前本院更極力發展心臟內超音波(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 ICE)的技術,如此病人就能在不經全身麻醉及經食道超音波的情況下,以更輕鬆的方式接受治療。
「介入性心導管術」置放心房中膈缺損關閉器的發展,讓病人免除開心手術所必須面臨的體外循環風險及胸部切開後的手術疤痕,並且其治療成效和外科開心手術相較之下有過之而無不及。目前也已將此項醫療技術往「心室中膈缺損」的關閉術上發展,相信在全世界兒童心臟內科醫師的努力下,將會有更多的先天性心臟病可藉由介入性心導管術來治療。
         
 
封面故事
先天性心臟病治療的新發展
認識葉克膜
與心臟血管外科扮演相輔相成角色的兒童治療性心導管術
兒童心臟內科醫師在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角色∼從介入性心導管術治
認識上顎竇增高術
新聞紀要
基隆長庚2012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系列活動紀實
長庚科技大學舉辦亞太地區模擬醫護教育國際研討會
第七屆顱顏暨唇 裂手術國際研討會大會紀實
服務無所懼,異鄉服務情∼長庚員工國際志工印尼獻愛行
「突破逆境•彩繪人生」江子翠捷運藝文廊口足畫藝聯展活動紀實
健康營造計畫∼社區菸檳防制新策略
2012「青海之心」黃南州同仁縣義診之藥師觀點
醫療時論
了解愛滋病∼從世界愛滋病日談起
特別報導
台灣的「活路外交」與國際醫療
心靈點滴
女醫師難為
中醫報導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中醫看皮膚搔癢症
嘉義院區報導
定期口腔篩檢、嘜哺檳榔,口腔癌遠離你
養生文化村報導
奉 茶
病人安全
淺談電腦斷層減少輻射曝露之策略
飲食營養
滿漢全席我不怕?談中風營養照護
健康老化面面觀
老人跌倒的評估與預防
增刊目錄
護理之家老人之休閒活動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