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的居家照護服務 |
 |
◎林口長庚護理部居家護理組護理長 白淑芬 |
 |
 |
 |
因應連續性醫療照護需求,拓展社區服務,林口長庚於1995年設立居家護理,提供連續性醫療照護之需求,使個案能在熟悉的環境,繼續接受醫療專業團隊的照護。 鑒於台灣每年約有20萬名新生兒誕生,其中早產兒比例佔8~10%,約兩萬多個早產兒,但只要在孩子的發展關鍵期接受專業評估及指導,即能使早產兒存活率大幅提升。本院服務理念不單於早產兒急症處置,兒童健康成長更是我們的目標,為確保早產兒出院後仍有良好的照護,發展早產兒居家護理是必須的。由於健保並未給付訪視費用,且大多數醫院基於成本考量無法有足夠人力、經費提供家訪,早產兒基金會的補助些微,亦無法平衡成本,但我們仍然願意自2009年起配合出院計畫,增加早產兒居家護理服務,除了居家護理師還有在住院期間持續照顧新生兒的主治醫師協同訪視,透過居家訪視過程實際提供特殊照護技能及指導早產兒父母照顧技巧,以建置早產兒出院後居家照護追蹤網,提升母育信心及提前發現問題,及早進行療育及訓練,減少合併症及減輕發展障礙程度,提供持續性、完整性醫療服務,使早產兒能正常發育及成長。 由於本院於桃園市及新北市交會處,為服務更多個案,本單位服務範圍包括23個行政區:桃園市12區龜山區、桃園區、八德區、蘆竹區、大園區、中壢區、楊梅區、平鎮區、龍潭區、大溪區、觀音區、新屋區,新北市5區林口區、新莊區、泰山區、五股區、樹林區,另為服務台北長庚醫院附近社區個案,服務範圍擴及台北市6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中正區、大同區的個案。 為確保早產兒及父母都能生活在舒適、安全的居家環境,居家護理師於訪視時提供相關評估指導,服務內容如下: 一、居家環境/消防安全/無障礙空間與動線規劃 早產兒居家空間與家屬動線規劃會影響早產兒居家照護的便利及安全性,因此居家護理師初次訪視早產兒時,即會依「居家環境安全評估表」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樓梯、走道、傢俱擺設、燈光明亮度、儀器設備擺放安全性、電器用品、嬰兒床擺設,室內恆溫溫度控制、空氣品質及主要照顧者進出動線方便性、浴室環境是否符合早產兒沐浴時的安全維護以避免意外、早產兒藥物使用劑量正確性、火災預防與緊急處理等,並協助設計居住環境安全動線,避免動線障礙造成家屬跌倒致早產兒受傷,以提供其安全的居家照護環境。 二、儀器設備指導 初次訪視時即評估早產兒所使用之醫療設備功能是否正常,並評估家屬或主要照顧者對醫療設備保養及使用之了解程度,指導正確保養、使用方法。 三、居家用藥安全 新收案及藥物變更時照會藥師提供藥物安全評估,並指導家屬或主要照顧者注意藥物的交互作用、副作用、有效期限、保存方法,保持正確完整的用藥記錄。必要時也會提供各項藥物衛教單張、藥物諮詢網站及專線確保居家用藥安全。 四、居家照護 一般性居家照護指導包括體溫調節、身體清潔、排泄、睡眠、預防接種、居家預防感染方法、指導母乳哺餵注意事項。特殊性居家照護指導則包括血氧濃度評估及胸腔物理治療、溢奶、吐奶處理、鼻導管及氧氣製造機使用注意事項。 五、社會資源轉介 居家護理師整合衛政、社政、警政、民間團體等相關社會資源,提供案家更多元化的服務,如:居家服務、早期療育、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喘息服務、個案/家屬支持團體、輔具借用等。 居家護理師將醫療服務擴展到院外,走入社區及家庭,不論機構個案或居家個案都能享受到持續性、整體性的醫療服務,即使身體活動不便也不會成為就醫的阻礙。因應現今社會少子化及人口老化的問題,人口品質將更是需要你我的關心及重視,歡迎全國各家護理所共同響應支持加入早產兒居家服務的行列,讓我們的早產兒擁有健康的人生。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心靈點滴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