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長庚醫院顱顏團隊,本次義診地點是在印尼佛羅里斯群島(Flores)的Labuan Bajo,屬於較為偏遠的東印尼之處,也是團隊第一次開跋到此地來進行義診。
團隊的組成,不是只有外科手術醫師而已,更需要專業手術及麻醉護理師,以及評估手術可行性及讓手術進行順利的麻醉醫療團隊。而整體任務的順利執行,更需要雙邊斡旋協調的羅慧夫基金會社工人員們的大力協助。而本次義診中,團隊與當地來自泗水(Surabaya)的種子醫療團隊的合作(Dr. Didiya, and Dr. Alki),一起協同手術讓患者們獲得最佳的醫療照護。
第一天,先診視所有待手術患者的健康狀況及評估病情。患者群從最小的3個月大,到最大的13歲,共有近30位。有些是以前被其他醫療團手術過後,殘留下來有併發症,需要再次重建;而有些是從母胎出生後發現有先天性顱顏疾患,但從未接受過手術者。然而,每一次的義診,都會有困難案例需要大家集思廣益,來合作解決,而這也是長庚醫療團最珍貴也最被倚重之處。
案例一,9歲的Mario過去已接受過7次唇顎裂修補手術,卻時常裂開,無法痊癒。年初被寄養的媽媽帶來台灣長庚顱顏中心,將口鼻廔管進行修補手術。而當本次我們來到Labuan Bajo後,媽媽再從印尼的另外一個島,一起飛來進行更進階的「齒槽骨植骨手術」,因為這個手術需要高端的技巧及器械,手術過程中,也與泗水團隊分享與討論學習。主因為新方法可以減少住院天數,並可讓患者提早下床活動,大幅減少患者術後疼痛及併發症。
案例二,是先天性小下巴−皮爾羅賓症候群(Pierre Robin Sequence),患者已經5歲了,但顎裂造成的口鼻相通,仍未被解決。醫療團隊需要非常小心的術前評估,選擇合適的重建方式,以避免手術後造成呼吸道狹小而導致窒息。很成功地,藉由兩塊顎內皮辦修補手術法將口內大洞修補好,患者術後呼吸狀況相當良好。
案例三,為13歲的國中二年級完全唇顎裂的學生,看起來聰慧精明、且學校成績優異,但仍未接受過任何一次手術,相當罕見。藉由我們與當地治療團隊的手術設計,手術完後復原良好,這位「大」朋友也獲得了13年來第一張充滿自信的完整臉龐。
義診活動結束,團隊再趕往巴厘島—烏達雅納(Udayana)大學,來進行學術交流。羅綸洲部長受種子醫師(Dr. Putu)邀請擔任客座教授,向全校所有的住院醫師演講了最新唇顎裂治療的準則,獲得全體師生滿堂采,也再次見證了將台灣國際醫療外交推至巔峰的盛況。
往後合作的階段性任務,仍持續進行及討論中,能合作的團隊也不僅僅是當地醫療團,甚至有民間商會團體等。感謝本次衛生福利部、長庚醫院、羅慧夫基金會的協助,再度讓世界看見台灣。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