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心臟衰竭疾病居家自我照護
◎林口長庚心臟衰竭中心主任 謝宜璋
隨著人口老化,心臟衰竭的發生率不斷升高,根據健保署資料分析,全台每年約有2萬2千人因嚴重心臟衰竭住院,如果沒有好好的治療跟改變不良生活習慣,3個月內再住院率高達30%,5年內死亡率高達50%,透過了解疾病能幫助患者控制心臟衰竭,延緩惡化及降低死亡率。
什麼是心臟衰竭
心臟的功能如同是身體的馬達,透過分布身體各處的血管,將足夠的血液輸送各器官使用,以維持身體功能。心臟衰竭即是指心臟結構或功能上的異常,造成無法送出足夠的血量以供應身體的需求。
心臟衰竭之原因
通常是因疾病導致心臟無法正常收縮或舒張,包括冠心症和心肌梗塞、高血壓控制不好、心肌病變、心臟瓣膜病變、心律不整、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其他危險因子包含老年人、抽菸、血脂異常、糖尿病。其他較少見的是由於長期貧血、甲狀腺疾病、肺臟疾病、懷孕生產、遺傳基因或藥物毒性所造成。
心臟衰竭常見的檢查
一、心臟超音波:顯示心臟的大小及結構、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及瓣膜是否異常。
二、心電圖:測量心跳的速率、有無心律不整、有無缺氧變化、心室是否肥厚。
三、胸部X光:檢查肺部是否有積水情況、觀察有無心臟肥大。
四、核子醫學檢查:評估心臟功能以及有無缺氧情形。
心臟衰竭之症狀
一、呼吸困難:通常於活動時,嚴重時甚至躺在床上休息也會感覺呼吸困難,有吸不到氧氣的感覺。
二、端坐呼吸:心臟衰竭嚴重者,平躺時會感到呼吸困難,需藉由坐起來或墊高枕頭才能緩解。
三、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睡夢中容易因呼吸困難而醒來,需藉由坐起來才能改善。
四、咳嗽:因大量的液體蓄積在肺內刺激黏膜所致,可能是乾咳。嚴重時可能咳出大量帶粉紅色泡沫的血絲痰,是為肺水腫的症狀。
五、下肢水腫:常發生在雙側踝部。
六、腦部缺氧:因心輸出量減少而使腦部血流不足,導致大腦功能受抑制如:焦慮不安、記憶力受損、做惡夢、失眠或頭暈等症狀。
七、食慾減少:因右心衰竭造成肝鬱血、肝腫脹、造成右上腹部腹脹、腹水及黃疸情形而影響食慾。
心臟衰竭治療
經醫師評估及討論後,除基本的藥物治療外,可視病因而接受如心導管動脈支架置入術、心血管繞道手術、心律不整電燒治療、心室再同步化治療、經導管或手術進行瓣膜置換或修補、體外心肺循環支持系統(葉克膜)、主動脈氣球幫浦、心室輔助器、心臟移植等。另一方面,病人需長期接受藥物治療。
心臟衰竭飲食需知
一、限制鹽分
心臟衰竭會導致人體內的電解質-鈉離子滯留於體內,過多的鈉離子會使水分鬱積過多,造成體重上升導致水腫、肺部積水導致呼吸急促,故須採低鹽(低鈉)飲食,有助於控制心臟衰竭疾病。
1. 中度或嚴重心臟衰竭患者鹽分控制為每天3∼5克(1,200∼2,000毫克)
2. 避免食用高鹽(鈉)食物:雞精、麵線、運動飲料、各類罐頭食品、醬瓜/醬菜醃漬物、醃燻加工肉品、速食泡麵/速食品、蜜餞、各類調味醬料(沙茶醬、蕃茄醬、甜辣醬等)。
3. 學習閱讀食品鈉含量標示
二、控制水分
水分包含液體及食物含水量,依醫師叮囑來控制水分的攝取,一般需以體液(小便、汗液)排出量為依據,注意勿突然大量攝入液體,原則以測量每日起床小便後之體重為基準。今日較昨日相比一天勿增加超過1公斤。建議以乾飯或饅頭為主食,減少喝湯。可先將一日可以喝的水,用固定容器裝好,並將這些水分平均分配飲用,以溫開水較能解渴。
心臟衰竭復健運動
在醫師的指示下,病情穩定者皆可接受復健運動計畫,增進心臟血管功能,改善心臟衰竭症狀。
醫療團隊通常會先評估病人的生命徵象穩定程度、關節活動度及肌力、日常活動執行能力、心肺耐力、呼吸模式及咳嗽能力等,而後透過運動訓練加強心肺功能,並讓病人盡可能的達到日常生活獨立、提高生活品質。住院期間若經醫師會診評估後,心臟衰竭病人可於心臟復健中心接受運動訓練,物理治療師也將教導病人及家屬如何正確、安全地執行運動,出院前物理治療師也會衛教病人執行居家復健的方法。常見的有氧運動形式包括行走、腳踏車等,此外也將視病人的能力加上肌力訓練、伸展運動、功能性訓練、呼吸肌及咳嗽訓練等。出院後過了亞急性期(出院後4到6週),病人可於復健科門診追蹤,接受心肺運動測試,藉此了解自己的運動能力,並追蹤後續是否有進步,是否有能力可重返工作崗位或喜歡的體育活動。

心臟衰竭惡化徵兆辨識
正常持續監測
●沒有呼吸短促、呼吸喘
●腳、足踝沒有水腫
●沒有胸悶、胸痛
●每日起床小便後測量體重,每日勿增加超過1公斤
警示門診追蹤
●頭暈
●反覆咳嗽和呼吸道感染
●感覺疲累,倦怠
●體重3天增加2公斤
●常常有呼吸短促、呼吸喘
●腳、足踝開始有水腫
●無法平躺或睡覺時需使用兩顆枕頭墊高頭部
緊急撥打119至急診
●嚴重持續的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且無法緩解
●持續胸痛
●意識改變、暈倒

結語
心臟衰竭為複雜性極高的疾病,如果民眾能了解疾病並配合藥物或其它介入治療,調整生活飲食,進行心臟復健運動,維持心臟能負荷的安全體重,並能辨識與處理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