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體系
從事醫療事業,促進全民健康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
復健科
科系簡介
前言:
由民國83年起臺灣地區已正式宣佈進入高齡社會, 隨著年齡之增高, 罹患慢性病 之機會也相對增大, 如何讓病患不只是壽命的延長, 而且還要活得更有意義與尊嚴, 便為復健科專業同仁之共同目標及希望, 正所謂: 醫學為人類增添歲月, 復健為歲月 增加生命。如何在復健醫療領域中加入現代各種尖端科技,是本院復健科的重點發展方 向, 本院復健科除積極提昇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及語言治療的層次外, 又新增音樂治 療。並在研究發展上有了突破性的進步, 結合臨床、基礎及復健工程及電腦科技成立 了「復健科學及工程服務中心」,投資金額、設計的完整性在國內實屬首創, 並與長庚 醫學暨工程學院、中原大學等等相關機構合作, 期將復健醫學由傳統的代償訓練而提 昇至積極重建的新境界。 秉持王創辦人對品質追求的理念:「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人本濟世、病人 優先」,「勤勞樸實、深耕生根」追求卓越,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為健康促進 做貢獻,著重研發創新,與時俱進,以落實全民化、優質化的醫療。
沿革:
本科成立於民國66年12月, 從早期之主治醫師三名發展至今有科主任一名, 專任 主治醫師二十名及住院醫師多名。並設有專屬復健病房 。另根據各專科醫師之專長以發展次專科, 其中包括: 神經復健、脊髓損傷復健、肢體復健、義肢支架、足部復健、兒童復健、語言復健、老人復健及心肺運動功能復健 等。 在復健治療方面包括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音樂治療、義肢輔具裝具 等。治療室共2500平方公尺, 並有大學畢業以上之專任物理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員, 另有職能治療師, 語言治療師, 音樂治療師, 可提供各大學醫學院及 醫校生一完整實習課程。 本科為方便各科病患接受復健治療及配合相關科系 之發展, 於每一主體大樓內均設有復健治療室以就近治 療,如醫學大樓6A設有內科及外傷科病患復健治療室,及兒童醫院7K中設立兒童復健治療室。
本科發展特色及方向:
本科之發展將兼顧臨床及基礎齊頭並進,並融合新進 之電腦科技,以定量化之方式評估病患之病情及治療效果, 期望以基礎之研究配合之數位化定量評估以了解發病之機轉及改善治療之方法。
1. 成立復健科學工程研究中心:為了解人體動作控制之機轉,並對神經肌肉骨骼系統定量化之評估, 並經由此等評估研究,以發展新的治療方法如電刺激之運用,輔具之設計、運動之訓練、及新型支架。
此中心之重要設備包括:
(1) 運動及步態分析系統
(2) 足底壓測量系統
(3) 等速肌力機
(4) 動態肌電圖分析儀
(5) 運動控制評估系統
(6) 心肺運動功能測定儀
2.功能性輔具室之成立: 本科過往已成功開發新型之足部裝具, 各項治療用足部裝具在此領域已稍具基礎,日後待並配合材料力學之更新, 繼續開發新產品, 並以科學化之生物力學方法以對其治療效果做科學評估。
3.因應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 為照應龐大老年人口之需要, 故須以電腦化、省力化、自動化及人性化之照護系統研究發展以支援復健分院之成立。
未來發展:
目前國內已積極推動全民健保及整體醫療體系, 如何在步入高齡化社會之際, 結合生物醫學與工程技術, 發展本土化復健工程研究, 並開發各項醫療設備與復健 生活輔具, 期以滿足國人未來對復健醫療品質的要求, 並對病患提供更好、更有效 之復健醫療照顧, 將是本院復健科刻不容緩之努力方向。
由民國83年起臺灣地區已正式宣佈進入高齡社會, 隨著年齡之增高, 罹患慢性病 之機會也相對增大, 如何讓病患不只是壽命的延長, 而且還要活得更有意義與尊嚴, 便為復健科專業同仁之共同目標及希望, 正所謂: 醫學為人類增添歲月, 復健為歲月 增加生命。如何在復健醫療領域中加入現代各種尖端科技,是本院復健科的重點發展方 向, 本院復健科除積極提昇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及語言治療的層次外, 又新增音樂治 療。並在研究發展上有了突破性的進步, 結合臨床、基礎及復健工程及電腦科技成立 了「復健科學及工程服務中心」,投資金額、設計的完整性在國內實屬首創, 並與長庚 醫學暨工程學院、中原大學等等相關機構合作, 期將復健醫學由傳統的代償訓練而提 昇至積極重建的新境界。 秉持王創辦人對品質追求的理念:「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人本濟世、病人 優先」,「勤勞樸實、深耕生根」追求卓越,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為健康促進 做貢獻,著重研發創新,與時俱進,以落實全民化、優質化的醫療。
沿革:
本科成立於民國66年12月, 從早期之主治醫師三名發展至今有科主任一名, 專任 主治醫師二十名及住院醫師多名。並設有專屬復健病房 。另根據各專科醫師之專長以發展次專科, 其中包括: 神經復健、脊髓損傷復健、肢體復健、義肢支架、足部復健、兒童復健、語言復健、老人復健及心肺運動功能復健 等。 在復健治療方面包括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音樂治療、義肢輔具裝具 等。治療室共2500平方公尺, 並有大學畢業以上之專任物理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員, 另有職能治療師, 語言治療師, 音樂治療師, 可提供各大學醫學院及 醫校生一完整實習課程。 本科為方便各科病患接受復健治療及配合相關科系 之發展, 於每一主體大樓內均設有復健治療室以就近治 療,如醫學大樓6A設有內科及外傷科病患復健治療室,及兒童醫院7K中設立兒童復健治療室。
本科發展特色及方向:
本科之發展將兼顧臨床及基礎齊頭並進,並融合新進 之電腦科技,以定量化之方式評估病患之病情及治療效果, 期望以基礎之研究配合之數位化定量評估以了解發病之機轉及改善治療之方法。
1. 成立復健科學工程研究中心:為了解人體動作控制之機轉,並對神經肌肉骨骼系統定量化之評估, 並經由此等評估研究,以發展新的治療方法如電刺激之運用,輔具之設計、運動之訓練、及新型支架。
此中心之重要設備包括:
(1) 運動及步態分析系統
(2) 足底壓測量系統
(3) 等速肌力機
(4) 動態肌電圖分析儀
(5) 運動控制評估系統
(6) 心肺運動功能測定儀
2.功能性輔具室之成立: 本科過往已成功開發新型之足部裝具, 各項治療用足部裝具在此領域已稍具基礎,日後待並配合材料力學之更新, 繼續開發新產品, 並以科學化之生物力學方法以對其治療效果做科學評估。
3.因應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 為照應龐大老年人口之需要, 故須以電腦化、省力化、自動化及人性化之照護系統研究發展以支援復健分院之成立。
未來發展:
目前國內已積極推動全民健保及整體醫療體系, 如何在步入高齡化社會之際, 結合生物醫學與工程技術, 發展本土化復健工程研究, 並開發各項醫療設備與復健 生活輔具, 期以滿足國人未來對復健醫療品質的要求, 並對病患提供更好、更有效 之復健醫療照顧, 將是本院復健科刻不容緩之努力方向。
醫療團隊
黃美涓
|
主治醫師 | 兒童復健、神經復健、義肢裝具、復健工程 | 醫師資料 |
蔡文鐘
|
副院長 | 關節炎、骨骼疏鬆症復健、疼痛治療、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 | 醫師資料 |
陳智光
|
系主任 | 肌肉骨骼神經復健、運動傷害評估治療、肌骨超音波導引治療、骨震波與增生注射 | 醫師資料 |
陳靖倫
|
副系主任 | 超音波於骨關節肌肉方面的應用、認知科學、疼痛治療、經顱磁刺激、靜脈雷射治療 | 醫師資料 |
鍾佳英
|
主治醫師 | 兒童復健、早期療育、語言發展、吞嚥障礙、認知神經科學 | 醫師資料 |
鍾維勵
|
主治醫師 | 一般復健 | 醫師資料 |
許韶芝
|
主治醫師 | 神經復健、兒童早療、運動醫學 | 醫師資料 |
劉國正
|
主治醫師 | 兒童早期療育、關節炎及肌肉骨骼疼痛復健、運動醫學、心肺復健、腦中風及脊隨損傷復健、超音波引導注射治療、增生療法、乾針治療 | 醫師資料 |
何長軒
|
主治醫師 | 運動醫學、超音波診導引治療、增生療法與體外震波、術後復健與訓練、神經門診/住院復健、經顱磁刺激治療 | 醫師資料 |
吳致寬
|
主治醫師 | 關節炎及肌肉骨骼疼痛治療、腦神經及脊髓損傷復健、超音波導引注射、體外震波治療、運動醫學復健 | 醫師資料 |
陳建宏
|
主治醫師 | 運動醫學復健、體外震波治療、關節炎及肌肉骨骼疼痛治療、超音波導引注射 | 醫師資料 |
張翔寧
|
主治醫師 | 關節炎及肌肉骨骼疼痛治療、腦神經及脊髓損傷復健、體外震波治療、兒童復建、早期療育 | 醫師資料 |
陳芝琪
|
主治醫師 | 關節炎及肌肉骨骼疼痛治療、腦神經及脊髓損傷復健、兒童復建、早期療育 | 醫師資料 |
吳佩璇
|
主治醫師 | 關節炎及肌內骨骼疼痛治療、腦神經及脊髓損傷復健、燒燙傷復健 | 醫師資料 |
鄭如芠
|
主治醫師 | 神經復健、一般復健、電學診斷 | 醫師資料 |
游東陽
|
主治醫師 | 骨骼肌肉、神經復健、一般復健、軟組織超音波檢查 | 醫師資料 |
林瀛洲
|
主治醫師 | 運動醫學 | 醫師資料 |
陳柏旭
|
主治醫師 | 超音波導引局部注射治療、超音波導引羊膜基質注射治療、脊椎注射治療、骨骼肌肉復健、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超音波導引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靜脈雷射治療 | 醫師資料 |
陳嘉玲
|
主治醫師 | 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自閉症兒童、腦部病變疾患(如腦性麻痺、頭部受傷、腦中風)、兒童復健、早期療育、創新治療方案 | 醫師資料 |
醫技團隊
姓名 | 職位 |
---|---|
汪雨璇 | 復健個案協調師 |
李言貞 | 復健物理治療組長 |
施嫈嫈 | 特殊物理治療師 |
陳滿惠 | 特殊物理治療師 |
陳信堯 | 特殊物理治療師 |
林莛濠 | 復健物理治療員 |
楊建志 | 特殊物理治療師 |
游雯琇 | 特殊物理治療師 |
黃國育 | 特殊物理治療師 |
陳永城 | 特殊物理治療師 |
謝冠緯 | 特殊物理治療師 |
謝佳汝 | 復健職能治療組長 |
江欣芸 | 復健職能治療員 |
黃珮瑄 | 特殊職能治療師 |
蔣萍 | 特殊職能治療師 |
賴思慎 | 特殊職能治療師 |
胡庭華 | 復健專業職能治療師 |
郭德蔓 | 復健專業職能治療師 |
毛詩堯 | 復健職能治療師 |
葉亦平 | 復健職能治療師 |
郭珮璟 | 復健資深專業語言治療師 |
胡美惠 | 復健資深專業語言治療師 |
呂學彥 | 復健語言治療師 |
江嘉翎 | 復健語言治療師 |
姜茵 | 復健語言治療師 |
詹智翔 | 復健輔具支架技術組長 |
李博軒 | 復健專業輔具支架技術師 |
彭鈺翔 | 復健資深專業音樂治療師 |
黃千千 | 復健資深專業藝術治療師 |
施淳俐 | 復健專業特教治療師 |
張復華 | 復健資深專業運動治療師 |
利國生 | 復健運動治療師 |
李婉如 | 復健運動治療師 |
護理團隊
姓名 | 職位 |
---|---|
王怡芬 | 復健科護理長 |
任育琪 | 復健科護理長 |
服務與特色
[ 桃園長庚醫院軟組織超音波健檢 ]
軟組織超音波是一種相當安全與無放射性的診斷工具。它可以正確診斷出軟組織方面的疾病,例如肌腱與肌肉之撕裂傷與斷裂傷等。其它像滑囊炎與軟組織積血或積水處也可以正確的利用軟組織超音波診斷出來。
[ 超音波導引注射方法來治療下背痛與一般肌肉骨骼疼痛 ]
局部藥物注射至局部肌腱炎與滑囊炎等之病灶已證實是一種有效與快速的治療方法。透過局部藥物注射,藥物可以直接到達病灶處並達到最佳之治療效果。更可以免除掉服用口服藥所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局部藥物注射已行之多年,一般局部藥物注射會採取盲目注射方法。注射醫師會依據經驗與病患抱怨之疼痛點處給予注射治療。但畢竟是盲目的注射方式,也是有可能沒將藥物引導至真正引起疼痛的病灶處。
[ 骨骼肌肉超音波 ]
復健科門診有許多因為肌肉、韌帶、肌腱、關節受傷或病變前來求診的病患。
除了詳細問診及理學檢查外,「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可透過即時顯現出來的畫面,醫師在一種動態、同步影像的情況下,看清局部痛灶的確切部位和病變的性質,進而做出最妥當的處置。經過治療後,患處改善的情形也可利用超音波做監控,確實掌握治療的效果。
[ 肉毒桿菌素注射 ]
腦傷後最常出現之臨床症狀是半身肢體癱瘓,且會因痙攣而影響其功能的發揮。
[早療中心]
以跨專業之科際整合方式發展出自身的特色,聯合各早期療育相關之兒童專科,包括兒童復健科、兒童心智科、兒童遺傳醫學科、兒童神經內科、兒童內分泌科等科別,進行各項專業醫療評估及早療治療。如發展遲緩之高危險兒篩檢、評估。包含發展、認知、注意力、語言、吞嚥、運動控制、神經肌肉系統、肌肉骨骼系統及心肺功能等。
針對具有特殊需求的嬰幼兒提供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提供多元化活潑的療育服務,包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創新復健治療、支架、輔具、輪椅、義肢等評估及處方。亦從事腦性麻痺兒童痙攣之治療(如肉毒桿菌毒素注射術) ,並設立學前特教班,建構療育並重的照護模式。
【運動醫學中心特色】
本中心由長庚醫院復健科專科醫師,與具運動傷害防護,運動健身指導資格之復健運動治療師組成之運動治療專業團隊,實施積極主動的運動治療性訓練處方,利用各項體適能復健訓練器材達到強化健康之目的。
+++為促進運動效果,建議會員使用以一週三次,每次兩小時為宜+++
軟組織超音波是一種相當安全與無放射性的診斷工具。它可以正確診斷出軟組織方面的疾病,例如肌腱與肌肉之撕裂傷與斷裂傷等。其它像滑囊炎與軟組織積血或積水處也可以正確的利用軟組織超音波診斷出來。
[ 超音波導引注射方法來治療下背痛與一般肌肉骨骼疼痛 ]
局部藥物注射至局部肌腱炎與滑囊炎等之病灶已證實是一種有效與快速的治療方法。透過局部藥物注射,藥物可以直接到達病灶處並達到最佳之治療效果。更可以免除掉服用口服藥所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局部藥物注射已行之多年,一般局部藥物注射會採取盲目注射方法。注射醫師會依據經驗與病患抱怨之疼痛點處給予注射治療。但畢竟是盲目的注射方式,也是有可能沒將藥物引導至真正引起疼痛的病灶處。
[ 骨骼肌肉超音波 ]
復健科門診有許多因為肌肉、韌帶、肌腱、關節受傷或病變前來求診的病患。
除了詳細問診及理學檢查外,「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可透過即時顯現出來的畫面,醫師在一種動態、同步影像的情況下,看清局部痛灶的確切部位和病變的性質,進而做出最妥當的處置。經過治療後,患處改善的情形也可利用超音波做監控,確實掌握治療的效果。
[ 肉毒桿菌素注射 ]
腦傷後最常出現之臨床症狀是半身肢體癱瘓,且會因痙攣而影響其功能的發揮。
[早療中心]
以跨專業之科際整合方式發展出自身的特色,聯合各早期療育相關之兒童專科,包括兒童復健科、兒童心智科、兒童遺傳醫學科、兒童神經內科、兒童內分泌科等科別,進行各項專業醫療評估及早療治療。如發展遲緩之高危險兒篩檢、評估。包含發展、認知、注意力、語言、吞嚥、運動控制、神經肌肉系統、肌肉骨骼系統及心肺功能等。
針對具有特殊需求的嬰幼兒提供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提供多元化活潑的療育服務,包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創新復健治療、支架、輔具、輪椅、義肢等評估及處方。亦從事腦性麻痺兒童痙攣之治療(如肉毒桿菌毒素注射術) ,並設立學前特教班,建構療育並重的照護模式。
【運動醫學中心特色】
本中心由長庚醫院復健科專科醫師,與具運動傷害防護,運動健身指導資格之復健運動治療師組成之運動治療專業團隊,實施積極主動的運動治療性訓練處方,利用各項體適能復健訓練器材達到強化健康之目的。
+++為促進運動效果,建議會員使用以一週三次,每次兩小時為宜+++

聯絡資訊
TEL 03-3196200#2378
FAX 03-3193700
聯絡信箱 : charlenekuo@adm.cgmh.org.tw
位置說明 : 北棟一樓C區//北棟B1運動醫學中心